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留学》直播课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留学》九周年系列沙龙第2期 对年轻人来说学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文_刘煜 编辑_田江含 设计_金乌 《 留学 》( 2023年01月05日)

        2022年,《留学》九周年系列沙龙第2期直播活动圆满结束。本期直播就海外学子归国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当代青年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创业?又如何平衡向上追求学历和努力之间的关系?本期《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了三位年轻的创业者,他们是MetaApp的胡森、杉数科技的王曦和知路研修的刘铠文,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业经历,并共同探讨创业路上的点滴,同时对观众的问题一一解答。
        本次直播将围绕三个话题展开。
        话题一:学习经历和回国契机,三位嘉宾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习经历,请给不是学霸但热爱学习的小朋友们一些方法建议。
        话题二:创业经历,创业的历程,创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了技术之后,科技工作者如何“兼职”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在你们眼中,未来是什么样的?
        话题三:对年轻人来说学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面对升学、就业、创业这样的未来道路,年轻人如何消化当下的迷茫?如何争取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胡森

        学习经历和回国契机?
        胡森:我的情况肯定说不上轻松。大家肯定听过很多关于学霸、学神的故事。如果按这个定义,我肯定算是个伪学霸,因为我上学的时候还是比较辛苦的。我当时读的中学在当地也是比较好的学校,要比脑袋聪明,我可能比不过一些人。
        我2005年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本科,2009年毕业后就去了耶鲁大学读硕博。那时候2008年金融危机刚过去 ,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中断学业去创业的情况还比较少见。大概2011年的时候,学业当前,但我又觉得有很多事情想做。幸而我在一个宽容的环境,老师鼓励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表示可以先办理休学。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像被浪潮推着走。我也一直在踩坑,幸运的是也都没踩死,后来踩过的坑就都变成了经验?值。
        到2015年的时候,当时的公司在模式上走了点弯路,后来等于被折价收购了,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2016年我又开始创业,一直到现在,所以算是一个连续创业的经历。各方面的问题我也或多或少都碰到过,也和很多年轻人聊过,自己就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所以也特别愿意跟大家分享。
        我自己创业的时候经常也会碰到一些情况,大家会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再等一等,总有一些条件不满足。但事实是:我们永远不会ready。这点我深有感触,年轻的时候一定是这样的,我也一样没有安全感。以前大家都知道上完大一可以升大二,当毕业或创业了,突然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塞给我,看似自由了,其实你丢掉的只有枷锁,你要开始自己为自己负责任了。
        如果你是因为一些身体状况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一些关键的节点把握不了,觉得没有关系,没有那么大影响。等到事后往回看,这些节点都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通常人生的路上一个坑不会把你怎么样。放松一点,现在的社会也很宽容。
        谈到迷茫,其实代代都迷茫。我上学的时候也很紧张,很迷茫。大一的时候我想的是,毕业能不能找一个月薪3000元的工作,这样每天就有100块钱可以花,这是我真实的想法。但真正尝试投递实习简历后,我才知道市场对我的看法。
        想想有多少没有资源的人,或者我们感觉很厉害的人,在他们的暮年,他们愿意用一切跟年轻人来交换年轻的时光。所以不要太纠结现在的一些小挫折,我觉得可以放松一点,没有关系。如果因为不舒服,一次面试没面好,一次考试没考好,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条条大路通罗马。

        创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要拿着榔头找钉子
        胡森:学生创业可能最普遍的一个思路是:我会什么,我做什么,拿个锤子找钉子。实际上大家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收获的其实是一个知识框架和思考体系,而我们学到的具体的知识和技术跟产业实践还是有距离?的。
        我可以分享下我犯过的错误。第一是人会相信自己希望的事情。网上说人有几大错觉,比如我不会迟到,我能越塔反杀,他还爱我。所以我们会说服自己,比如这里有一群用户,我能给他们带来这些价值。但实际上,我们需要一个很强的判断。你如果聊10个人,10个人都说挺好的不错,那就意味着这个事情千万不能做,这只是别人的友好敷衍;如果10个人里8个人说你做的东西没意思、没用,2个人说特别喜欢、没有不行,那这种事是值得做的。市场永远是需求在拽着你走,千万不要拿着榔头找钉子。这是我自己得出的教训,要找到真需求,再往前走一步,找到可持续的真需求。
        简而言之,你公司今年赚的钱明年还想继续赚吗?我第一次创业是做技术,当时国内有几家大型视频网站,它们的带宽成本都很高,当然今天已经变成主要是版权成本。我们可以部署一段代码,把客户的带宽成本降低一半。可是我只赚了两年钱就赚不到了,因为我们只有几个大客户,他们从买我们服务的第一天起就会开始想仿造我们。真实的商业环境是比较残酷的,所以我们对于需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需要有判断。
        接下去就是运营和算账,最重要的是和业务对接,需要有业务的整合,把公司的账算清楚。很多创业公司死掉都是因为没有钱了,这也是很多学生创业者会遇到的问题。
        最后,大家都喜欢看传记、看成功的故事,从中吸取经验,但我建议大家可以多看失败的案例。因为成功的故事往回看很多是玫瑰色的,有一些美好的滤镜,对于其中的曲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饰,没有经过充分条件的论证,大家也经常会想当然。我建议大家多找真实的失败案例,而且不要找大的,要找小的。这些企业在什么地方失败,为什么失败,成功的原因不好归纳,但失败的原因一般都很清楚。如果说我创业这十年有什么体会,我比较深的就是这几条。

        对年轻人来说学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不要把跑第一名定为目标,而是要坚持跑下去
        胡森:去年我们校招入职了100人左右,今年也还在持续招人。我们主要在做一个全年龄的3D互动内容创作体验平台,C端平台面对广大用户,B端面对中小开发者。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我们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培训体系,也会越来越重视校招生,希望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公司一起成长。
        关于学历和努力哪个重要的问题,我自己是靠读书读出来的,读书的时候也很压抑,但回过头看也不是挂了科就会怎样。这些年从行业里感受更深,互联网行业有一些特点,一是四两拨千斤,业务里人的杠杆会很大;第二点是英雄不问出处,整个互联网行业草莽英雄丛生。现在学历竞争很激烈,但也出现了很多学历没那么出色的人在职场中迎来新生。
        中国互联网业务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在商业模式和执行、服务、用户体验上,远超一些国外的同类产品。很多从业者的业务技能不是靠在学校里获得,都是靠在业务中磨炼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毕业后的这几年,学历是加分项,但在互联网行业,用户用不用我的产品,和我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没有任何关系。
        在真刀真枪做业务的时候,大家的机会来了。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事,有的事谁做都有好结果;有的事不同的人干,效果天差地别。四两拨千斤,英雄不问出处,欢迎大家到业务中去体验,不要因为自己学历好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自己学历没那么好、大学没一心学习而气馁。工作前几年找对公司、找对赛道,在实践中打磨非常重要。
        我们不要把努力和选择对立起来。拿定目标举例,有的目标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比如你要参加奥林匹克,我的经验是不建议参加只有一个金牌的比赛。有的行业前100名都能活得很好,而有的行业前3名、前5名都很辛苦。另外,不要把跑第一名定为目标,而是要坚持跑下去。
        大家可能还会问,我们是不是还得靠努力?你想象的努力的样子是咬牙切齿,但当你的意志力和精神都用来克服惰性,其实你是学不进去的。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放假了当大家都去玩了,我啃着面包去图书馆学习,结果一天下来,啥也没学进去。我的建议是不要把精力放到克制欲望上,而是找到对的方向,你就会进入一个正循环。你最终收获的回报当然也是努力带来的,但在这个好的方向、好的模式里,工作就会变成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你就会更投入地去做。
        所以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纠结之前的学校、专业,这都是枷锁,你可以干很多事情的。鼓励大家进入到有前景的行业和公司,打个广告,比如加入MetaApp,大家在好的培训体系和工作氛围下一起往前走。在对的模式下,你会得到正向的回馈,自己有动力去不断努力。

        王曦

        王曦:我本科在北大读了数学系,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北大本身是一个群星荟萃的地方,像数学学院有很多神级人物出现,我非常同意刚才胡森提到的“伪学霸”这个词。我是高分考入北大,但还达不到那种神级学生的程度。
        同届的很多同学已经拿到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金银牌等,但对我来说,上学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学得很辛苦,考试成绩也一般。但我没有停止脚步,一直在认真读书学习,渐渐我感觉到大学努力并没有白费,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不要因为大一的成绩不好就放弃努力。
        2008年本科毕业我去了斯坦福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博士阶段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细分方向是决策科学与风险分析,导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也是现代的决策分析的创始人Ronald Howard教授。
        读博士期间我有幸参与过一次在联合国维和行政部的实习,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在这里我学到了维和行动部如何派遣,什么时间,应该派遣多少人,什么规模,什么形式,什么体量等问题,之后我也将这个方向作为了我博士研究的方向。其实我的经历一直没有离开以数据科学为中心,无论是我上学期间做的危机决策研究,还是毕业后在谷歌工作做商业分析,做算法类的产品,到现在回国做杉数科技,都是沿着一条主线来进行?的。

        年轻人如何对待当下的迷茫?
        建议年轻人随时关注宏观趋势及政策,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与之密切相关。
        王曦:首先,我觉得不光是我们在某个时间点会迷茫,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不要让很小的事情对自己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点我感触很深。我在美国读书的第一年买了一辆二手车,并一直细心保养。有一次被别人撞坏之后我非常心疼,修车的老爷爷说如果把所有东西换掉费用会比较贵,而用手把凹陷按出来虽会有痕迹,但却是免费的。他在我纠结的时候和我说,年轻人应当把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到那些更重要的事情上。当时我感觉醍醐灌顶,人不应该太在意一时得失而破坏自己的心态和长期规?划。
        其次,我建议年轻人随时关注宏观趋势,包括刚毕业的应届生,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与宏观趋势发展密切相关。做初创公司要勇于面对风险,也要尽量减小风险,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寻找比较大的确定性,比较大的确定性本质上就是与宏观趋势保持一致,做能让我们顺势而为的那件事。
        我可以在谷歌赚很多钱,生活得很舒适。那我为什么要回国?这个问题几乎每个投资人都会问我,他要验证我的创业初心。抛开所有感性的因素,我们正在做的事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目前传统数字化正在转型升级,我拥有这个能力,那我正处于创业的年纪,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经历了疫情三年,我们还顽强地活着,并且在产业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声量,本质上是因为我关注了宏观趋势,才能够在选择过程中看得更远。
        最后,我觉得保持一个长期的持续学习的心态很重要,不要遇到一点事情就躺平,长期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持续学习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而持续学习本身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事,创业必须不停学习,即使不是我们这个技术领域内的事情。我们要去探索那些自己能力的边界,今年我写了一本书《有数——用冷静的数据思维解复杂的商业问题》。另外,我今年也荣幸地成了一个up主,我相信我们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综上所述,我建议大家看清大趋势,然后持续不断地学习,这是克服焦虑非常好的方法。

        创业究竟是什么样的?
        尊重你所想要做出改变的那个行业,要有敬畏之心。
        王曦:我觉得创业首先本身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我们经常说,如果你没想好或者你只是觉得他看上去很酷那么不要轻易地上这条船。我确实是这种感觉,更不用说我已经在硅谷的氛围里面被熏陶了很多年,我自己上了船之后依然有这个感觉,它是一个比较颠覆你原来做事方式的一个工作过程。
        首先,就是要尊重你所想要做出改变的那个行业,要有敬畏之心。我觉得这是我们搞技术的人经常会忽略的一个点,但敬畏之心这个事儿很多时候会尤其重要,因为你创业本质上是要通过技术手段产生商业,去改变某一个细分行业里面的问题,使得一个新的解决办法能够让人们这个日常生活变得更便利或者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你一定是为这个行业带来改变。
        拿我们自己举例,我们是做优化算法,帮助企业提升运营层面的效率,节约成本,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在国内的应用不多,在创业初期,我们曾思考过有价值的方法论和一个有需求的产业中间差在哪。摸索了多年然后不断地去做,得到一些产业的认可,在产业里面能够深耕。其实这个成长过程是我们自己之前都不敢想的,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我们选了足够大的赛道,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另一个是,有产业敬畏之心,要放下身段。
        其次,我觉得就是能力拓展。作为一个创业者,需要全方位地负责并且全方位地提升能力。一方面涉及你要用全生命周期去了解整个的企业经营过程,包括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有哪些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能力互补和时间分配,需要有人来配合和协助。一方面补充你能力的短板,另一方面让大家协作配合。就算你不去参与公司的销售工作,也不能与客户面对面时不知所云。在这个基础上大家一起协作去把事情做好,我觉得这是让一个公司运作起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点。

        学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真正的你是多维度,多角度,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那个人,所以经历比学历重?要。
        王曦:杉数科技是用决策科学的方法论来赋能国内的企业,帮助他们解决日常运营过程当中的生产运输、仓储物流、库存、销售等这些重要环节里面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的问题。当前的这个经济的大环境也好宏观趋势也好,都是对于企业的经营和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们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服务了差不多20多个行业,两三百家中国头部的企业,能够在服务完之后给每家企业带来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我们的公司在过去这6年也成长比较快,现在有200人左右的规模,我们非常看重应届生这样年轻的新鲜血液。我作为创始人每年都会去跑校招,公司其实也有很多现在已经成长为公司中层的骨干,总监级以上的这些同学,其实都是从公司最早作为应届生的身份,甚至实习生转正为全职的同学,然后一步步成长到今天的。所以在创业公司里面发展是很有意思的,在某个时间段,你真的就要独当一面,可以快速成长。我们非常欢迎实习和应届生的加入,虽然我们是个科技公司,但我们需要的岗位并不只是算法类的岗位,我们也需要销售人员,甚至包括人事行政、市场等人才,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公司。
        回到问题,很多时候人们常说从好学校出来的人,讲经历比学历重要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非常理解。但是呢,我也不能违心地说就是学历重要,我觉得经历比学历重要,而且比学历重要太多。这个经历不仅仅是毕业之后的经历,也包括你在学校里面的经历。我想强调的是不管你在好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一定要打起120分的精神去规划去落实,无论是职业阶段的经历和学校阶段的经历都是重要的。
        关键在于你做了什么事情,而不是说你身上有什么标签,标签只是多维宇宙在一维或者二维层面上的一个呈现,仅此而已。只不过因为它在低维度呈现了所以你可以天天拎着他,然后很容易被别人接受和看见,仅此而已。但是真正的你是多维度,多角度,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那个人,所以经历比学历重要。找工作的时候,当然会看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但是我更多关心的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在过程中做了哪些训练,你是在一个好学校里面躺平了四年,还是在一个差学校里面去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是非常不一样的精神状态和经历积累。

        刘铠文

        学习经历和回国契机?
        刘铠文:首先我觉得我的求学之路非常之曲折,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与前面两位相比,我肯定是学渣了,我是一个非典型,比较不走寻常路的一个人。国内求学阶段,我不爱学习不爱看书,或者准确来说,我是不爱去看教科书的,但我比较喜欢看一些课外书。
        所以我高考的时候非常紧张,也没有考好,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读的高分材料专业。后来有一个机会,我选择去了美国留学。当时,比较幸运地拿到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offer,去读材料科学。我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叫四大天坑:生、化、环、材,感觉材料学就是一个火坑,在美国读硕士那两年其实非常的痛苦。而且我刚开始去美国,其实非常不适应。上课听不太懂,作业也不是特别会写,这段求学经历让我刻骨铭心。如果留学生选择出国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可能都无法很好地适应,也听不懂课,我觉得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坚持下来都会好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美国读完硕士之后,我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选择了继续求学,我记得很多美国的朋友都会选择在美国继续读博士,而我则想探索更大的世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英国继续求学,可以说我是一个逆行者,去剑桥大学读了我第二个硕士,还换了专业方向,学了可持续发展工程,这个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之后我继续在剑桥大学读了博士,很幸运地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博士阶段我选了剑桥大学制造与管理系就读。在读博士期间,去了斯坦福大学做访学,之后又去了日本的大学做研究,同时也去了很多国家进行调研,参加学术峰会等,过得非常充实。 
        我觉得经过不同国家的学校,有这些求学的经历,我也接受了系统性的学术的训练和培养,同时打开了我的国际化的视野,这也为我之后的创业奠定了非常大的基础,也明确了我后来能够把创新型教学的理念融入我们自己研发的课程体系,去培养更多的学生做教育事业的一个初心。

        关于年轻人的迷茫,你有哪些建议?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要敢想也要敢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刘铠文:人生无处不迷茫。所以我觉得要接受这样的常态化现状,尤其是这三年的疫情的确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点我想要分享的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永远是第一位,保重好身体才能有更多的体力去应对更加复杂的未来。第二点,其实刚才王曦讲得特别好,就是宏观趋势,我之前觉得个人发展更重要,要从微观上去着手,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个人的发展的确是要跟宏观的趋势顺应,或者说顺势而为,因为对于宏观的未来变化发展其实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对于行业的选择,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叫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的话就是要从宏观去分析自己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第三点,我想说从小处着手,其实就是说到个人的能力提升,我觉得疫情也是对每个人的洗牌,对个人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筛选。那些意志力不坚强的或者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可能慢慢地会被工作岗位所淘汰。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发挥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充分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有自己热爱的事情,人只有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找到你热爱的方向,你热爱的事情,然后为之去投入100%的精力,把核心竞争力去打造好,我相信之后不能说100%成功,但一定会超过至少80%的人,能够实现你所谓的理想。
        最后想要分享的就是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要敢想,同时也要敢做,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人生其实非常的艰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你要想有这样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这个办法。

        创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决定要创业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刘铠文:创业是九死一生,现在的宏观的环境不是创业的最佳时期。所以第一个想分享的就是,如果现在你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想法,或者没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想到睡不着,想要跳起来立马去解决的话,我建议大家先hold住一下。先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哪怕先找一份工作,先积累一些经验,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机制,找到你所提供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然后再去创业。
        第二个想分享的是,如果你决定要创业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比如说一个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或是一个突破性的技术。100多年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创新是什么?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所以你需要有不同的生产的要素。需要有人力,产品和资源。如果最后决定要回国创业的话,无非找人和找钱,或者是找方向。
        创业最重要的就是团队,我能创业到今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创始人团队,有三位非常优秀的合伙人,我们拧成一股绳,在一起并肩作战,所以找到对的人,我感觉就成功了一半。
        找钱也非常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如果说你的这个商业模式特别好,创业的第一天就有正向的现金流跑起来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有自己的现金流,能够正向地去跑起来,我觉得甚至不需要融资,但如果说你是基于用户的数量,或者说是基于非常突破的一项技术,在短期时间内你会看到它没有办法得到营收,可能就需要努力去拿到融资,所以钱我觉得是第二位的。
        第三点就是模式。一定要找到一个痛点来满足用户需求,但这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来适应,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来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第四点就是财务也非常重要,需要随时控制好自己的成本,知道每一笔花销在哪里,不能拿到融资之后开始烧钱。
        最后想分享给各位创业者俞敏洪说过的一句话,新东方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就是不断地绝望,不断地失望,不断地迷茫,最后,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还是要顽强地站起来。因为从你选择了创业的那天起,就要含着泪跪着把它走完,这就是人生的选择,是没有退路的。
        创业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用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或者技术去影响更多的人,去满足更多人的需要,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件事。那么多世界级的企业家,像马斯克也好,扎克伯格也好,他们也都是经历了非常大的波折后在绝望中寻找到了希望,最后成功了。所以大家一旦决定要创业,还是要坚持下去,祝愿每一位想要创业的小伙伴都能够成?功。

        学历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如果是找工作而没有打算创业的话,我觉得学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刘铠文:我们是一家面向中国青少年,培养中国青少年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课程体系,师资培训,是研究性学习平台、测评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然后为学校提供一站式的项目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使命是人人有课题,人人会创新。
        我觉得硬科技非常的重要,现在国家需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这就需要有人才的培养,需要熟悉硬科技的人才,所以我们就致力于培养这样具备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我们一直在招实习生,当然也开放了很多全职的岗位,包括市场、教研、新媒体、人力,我们还有管培生,如果大家对于创新教育,或者对教育科技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公司,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吸引更加优秀的小伙伴加入到团队当中,一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我觉得说到学历和经历的话,可能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如果是找工作而没有打算创业的话,我觉得学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我们要结合现实情况,现在国内很内卷,这种情况下学历的要求就势必水涨船高,比如本科生去市场上找工作是很难的,再加上如果说本科学校还不是特别好的话,就会难上加难。所以选择在国内就业的话学历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维度是,如果说选择创业的话,学历相对来说没有找工作那么重要,当然也要看行业,比如要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就可能需要有发明专利或者一些技术的壁垒,需要在实验室去进行长时间的技术研究,然后做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这的确是需要很多核心的技术,可能这对于知识的积累,对于学历的确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是如果是做一些相对来说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的行业的话,学历就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说到努力,我觉得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再加两个维度的话,我可能会加选择的方向和运气。我们都说选择要大于努力。所以现在特别热的一个词叫“提升认知”,为了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更加的清晰,这样的话你才能做好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选择,选择你创业的方向,选择你找工作的方向,选择你下一步的人生方向,所以认知的提升其实就相当于你要做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选择非常重要,但我觉得比努力更加重要,那就是最后一个运气,这个是针对创业来说的,我觉得很多时候你的成功,可能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但最后就差了一点运气可能就失败,所以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要创业还是找工作,学历或者是努力,或者是选择,或者是运气,我觉得是缺一不可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因素你都需要有一点,万事俱备了可能最后你就能成功。但是成功永远是少数的,如果最后我们不能成为那个最顶尖的少数的成功者,只要自己觉得是开心的,是热爱的事情,即使并没有特别多现实意义上或者是社会所认可的成功,只要无愧于心,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那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也算是一种成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