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云集经贸繁盛千年的宁波,坐落于浪奔潮涌的长江经济带上。在这片土地上,天一阁书藏古今,王守仁开创的“阳明学派”广为流传,黄宗羲的“浙东史学”影响深远。近代,开女学先声,兴办学堂。城市的文脉由教育传承,宁波教育已有蔚然成风之势。
大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改革开放春风吹来,宁波大学卓然而立三十四载。建校之年,也恰是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之时。光阴倏忽晃过,朱达和教育的距离,从近到远,又由远及近。多年前他与宁波大学擦肩而过,如今岁月携他踏入这所最年轻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刚刚卸任宁波市教育局局长的朱达,履新宁波大学近百日,在学校会客室,记者见到了他。朱达穿着黑色上衣,胸前别着一枚宁波大学的红色校徽。步履轻盈地入座后,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轻倚着靠背,陷入沉思:“从事教育事业,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世界万物最关键的就是人。为培养人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首先要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勾勒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正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现代化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工作重点,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教育首先要现代化。国家发展,教育先行。”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朱达语速缓慢,但话语极有感染力,引导着听者的思绪。
新时代下,一方面我国和平崛起,综合国力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科技自主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朱达认为,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我们是拿不来等不来的,必须自己创造。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人才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发力点。朱达为宁波大学画下目标时间轴:2035年宁波大学将迎来建校50周年之际,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节点,宁波大学要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十四五”时期学校则把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主题。“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高度吻合,朱达特别对记者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始终强调内涵式发展,改革路径主要集中在扩大办学规模和学生规模上。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原本重心放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理应回归事物的本质属性——从高等教育的内在生发,注重内涵式发展。朱达认为,宁波大学的内涵式发展首要的是聚焦于“如何培养人”。
在办学方向上,“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国家的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个办学方向前进;聚焦立德树人,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一切为了培养人才,为了一切人才培养。人才结构不是单一的,涵盖各个层次,包括创新型的人才,以及大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要聚焦学科提升,每所大学必须有几个自己拿得出、说得响的学科。高校,特别是地方性大学的学科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水产、力学、通信等学科是宁波大学的特色,要集中资源向这些优势学科倾斜;聚焦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要“以本为本”,着力提升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刻苦钻研,形成良好的学风。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准在社会,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聚焦服务发展,特别是服务地方发展。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服务全国大局出发,宁波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上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绿色石化、汽车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基础研究之外,更多地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大学应有大学的精神
改革开放40余年,“现代大学”是始终伴随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大学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面向现代化塑“形”,那么,现代大学其“神”为何?朱达表示,现代大学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精神品质。
一是科学精神。科学,符合事物的发展方向,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包含着追求真理的内涵,大学是探求真实、追求真理的地方,不因某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改变科学对待事物的方式。
二是创造精神。国家为高等教育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校要反哺社会,尤其是在科技进步、创新创造上。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高等院校承载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任务,其创新创造力,应领全社会之先。
三是批判精神。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思路因循守旧,行动原地打转,社会也就不能进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无一不是批判精神的产物。有所建树的科学家,也总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是人文精神。大学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承担关怀社会的责任。特别是在社会重大历史事件面前,大学的人文关照不可或缺。
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推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代大学制度是治理之道。朱达认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制度层面有效确保了办学方向和培养人的问题。治理权力和责任的边界,考验着大学治理的智慧。
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体系下,教授要有“发言权”。朱达认为,要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尊重教授,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创造。大学的管理者不能只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要加强与教授的联系,在发扬民主的机制下,各方提出意见,最终达成共识。通过“教授治学,教授治校”,共同关心学校,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为人的一辈子着想
聊到教育的问题,朱达很坦诚。教育“主政官”的经历,赋予他系统性关照教育的思路,让他在思考时追根溯源。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中国的学生太苦太累还是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教育仍停留在“学校错把教学当教育,家长错把成才当成长,社会错把金榜当榜样”的误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马拉松那么长,起步时跑得快一点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一开始跑得快不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教育也是如此,成绩优异考上好大学,只能体现某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不代表人生就是成功的。”因此,教育不能太功利,要为一个人的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着想。教育要打破分数竞争中“你上我下”零和博弈的局面,教育的目的是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读书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源于人内心的需要,为了自身的成长和修养而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朱达笑言,现在的老年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学摄影、烹饪、书法读老年大学的老人们没有功利心,不急着毕业。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小诗《苔》触动了朱达。他认为,教育更多是为人的自身服务。每个人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同,成绩有好有坏,不能老是把眼光放在高分学生身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GDP上去了,环境却遭到了污染,如何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教育亦然。我国已经迈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要和时代的要求相符合,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教育评价的立足点在培养人、成全人?上。”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全社会关注关心教育在情理之中。在朱达眼里,新时代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层面,体现在民众希望通过优质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更为迫切。”朱达认为,教育要回归本义,通过教育提升人、成全人,为人生的幸福奠基。
宁波之名寓意“海定则波宁”,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宁波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宁波精神是主心骨。一个人内心同样需要一根“定海神针”。朱达认为,如果培养出的人,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乏中国味,这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失败。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室、食堂、学生宿舍校园里随处都能见到朱达和学生谈心交流的身影,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他感受到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我们是一种压力,你得去思考。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不久前,朱达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思政大课。他全程脱稿,站着讲了一个半小时。他对学生说,从现在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乃至到“第二个一百年”结束,正是当代大学生贡献智慧力量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参与和见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施展抱负和才华为国家服务,对青年的人生来说很有意义,你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孩子的创新创造力后劲不足,以致大学很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朱达表示,当前进入高等院校的模式还是“以分数论高低”的选拔方式,学生欠缺创新创造力,在这方面基础教育有改进的空间。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让孩子大胆地思考问题,不要用条条框框来限制他,肯定正确的地方,指出错误之处,在学习过程中要宽容待之。少一些时间应付考试,多和大自然接触。
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链条上,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始终,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则各有侧重。朱达援引著名思想家怀海特的一段话:“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学生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四周。”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知识量上的积累,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学生还要读“无字之书”,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在广度、深度上提升自我,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历史专业背景的朱达笑称,他之于宁波大学是“出走半生,归来已是暮年”,青春的宁波大学之于他,是承载人文情怀和教育使命感的初心之地。时代几多变迁、社会思潮激荡,在这里,他要与师生们一起,构筑镌刻起家国深情的精神家园。
此文章选自《教育家》2020年11月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