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封面故事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5年03月20日 星期五

    全国两会告诉你

    今年教育展上该看啥?

    记者_覃巧云 编辑_邓茗文 《 留学 》( 2015年03月20日)

      盲目地辗转于各类教育展,其实并无太大意义。《留学》结合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热点议题、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未来的留学趋势,提炼出几组关键词,希冀给迷失在教育展中无所适从的学生和家长们一些关于留学择校方面的启发。

      “老妈,这周六的教育展我们还要去吗?!”

      “当然要去!”

      “可是,上周末参加了两个教育展,最后都成了走马观花,感觉收获不大呀。”

      “那也得去,这次的展会来了很多实力上乘的艺术院校,说什么都得去看看。”

      最近,高中生李晓棠的每个周末都只有一个主题—参加国际教育展。进入三月,由政府部门、留学机构及其他组织举办的各式留学教育展陆续登场,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波希望招徕中国生源的国外院校招生官或其他校方代表。

      对于打算留学的国内学生而言,国际教育展是学生们了解院校情况、与招生代表零距离交流的绝佳机会。但是,如何在数以百计的院校之中找到至臻理想的留学院校,辗转于一场又一场教育展之间的李晓棠和她的母亲都颇感迷茫。

      当然,对此感到茫然的并不止她们,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难免陷于类似的困惑当中。其实,盲目的观展确实意义不大。《留学》就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热点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未来的留学趋势,提炼出几组关键词,希冀给迷失在教育展中无所适从的学生和家长一些关于留学择校方面的启发。

      关键词一:外交留学

      “一带一路”和“拉共体”带来的留学新契机 

      中国家长们因考虑孩子的就业而四处打听“该去哪留学”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从国家宏观走势来判断未来的就业热点。《留学》的判断是:未来10年,有中国经济对外输出的领域,就有语言人才的需求,就有就业机会。

      回顾2014年,伴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一带一路”战略提出,APEC会议举行,以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等大事件的发生,与之相关的经济活跃领域将成为语言人才需求洼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国-拉共体论坛”所涉及的国家与中国的联系日益紧密,非通用外语人才将逐渐走俏。

      2014年,中国携手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这不仅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大事件,也是留学领域的重要事件。其成立之后,中拉贸易的巨大潜力将催生国内对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不过,国内学习“小语种”的人数却不容乐观。以西班牙语为例,全球4亿人以西语为母语,西语是全世界除汉语之外最大的母语语种。美国有600万人在学习西语,法国200万人,德国50万人。而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不足2.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贸增长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可以预见,西班牙、葡萄牙等非通用语种国家和地区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留学生抢滩的热点区域。

      与之类似,由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宏观规划而催生的新兴留学区域还有很多,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所辐射的中亚国家、中东欧国家和东盟国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

      与此同时,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工作,国家亦在不断强化。早在2001年,中国政府就确认了首批外语非通用语培养基地的大学名单;2014年12月,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之后,国家将出台《外语非通用语言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意见》等诸多旨在促进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重量级文件提上日程。

      上述因素为我国的留学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将在今后不断加码;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以及波兰等国家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将因此大增,留学人数看涨。在展会上看到这些国家的院校展位,对非通用语种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们不妨停下脚步,深入了解,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表格一:“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部分国家及其官方语言

      地区

      国家

      官方语言

      东亚

      蒙古

      蒙古语

      欧洲

      俄罗斯

      俄语

      东南亚

      泰国

      泰语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语

      新加坡

      马来语、英语、中文、泰米尔语

      独联体

      乌克兰

      乌克兰语、俄语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语、俄语

      南亚

      印度

      印地语、英语等

      巴基斯坦

      乌尔都语、英语

      西亚北非

      沙特阿拉伯

      阿拉伯语

      阿联酋

      阿拉伯语

      土耳其

      土耳其语

      以色列

      希伯来语、阿拉伯语

      埃及

      阿拉伯语

      中欧

      波兰

      波兰语

      中亚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语

      关键词二:文化创意类留学

      文化创意留学正当时 去英国别只关注商科

      很多学生和家长在作出留学选择时,更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对于国家时政往往关注不够。但其实,留学该去哪儿,去学什么?时政要闻可能会给人们提供一些有创见的答案,比如总理报告中的“文化创意”。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所谓“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在我国,文化创意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并且成为近年来对我国经济贡献较大的产业之一;在一些省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其经济的新引擎。以北京为例,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初步核算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13.1%,创造了历史新高。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近日曾提到,文化创意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一把“金钥?匙”。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诸多引进与培育文化创意人才的鼓励政策。因此,文化创意是留学生大有可为的一个重要领域,如果在这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势必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优势。学生和家长如果对文化创意类专业和院校感兴趣,那么英国是个值得关注的留学国度。

      英国是欧盟成员国中最大的创意产业国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在国际文化舞台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席位—英国游戏产业销售额占全球16%,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英国与欧盟市场,占有美国10%的市场份额;英国是世界第三大音乐销售市场,其音乐产业占有全球15%的销售额,其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可谓十分成功。

      在文化创意方面,英国与中国的互动亦十分密切。从2013年英国首相访华起,中英文化和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就已经成为两国之间的“重头戏”。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英,将2015年定为“中英文化交流年”。前不久,到访中国的英国威廉王子正式启动了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两国在文化创意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日益频密,意味着留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换言之,文化创意留学正当时,英国可以算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关键词三:职业教育留学

      国外职业院校在招手 留学就业蓝海在这里

      一直以来,中国留学生主要选择去国外接受学历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为数较少。受到中国社会长期不认可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升学更多以接受学历教育为先,很少考虑职业教育,在留学的选择上更是如此。能够培养技能人才的外国职业院校,大都不是教育展上学生扎堆的热门院?校。

      那么,留学该不该选择职业院校?

      从时政和就业层面考虑,如果学生期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超强竞争力,入读一所实力强劲的外国职业院校不失为一个理智的选择。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留学前景看好。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根据《决定》,中国现有的近2500所高校,在2020年前后将有1600至1700所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由于《决定》的发布,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年度关键词。而最近,职业教育又成了两会的热门词汇。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钟秉林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这些大事件吹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转型的号角,与此同时,也给谋求与中国进行职教合作的国家带来了留学合作的机遇。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国家有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多个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职业院校对于开拓中国生源也颇为重视,近两年频频出现在中国的教育展上。《留学》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法国有7所专业技术学院参展,占到该国参展院校的近1/3。而在瑞士的参展院校阵营中,清一色的是酒店管理类的职业院校。这意味着,到国外接受职业教育的留学之路在不断拓宽,中国学生拥有更为多元的留学方向选择。

      与此同时,在国外接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其就业能力并不弱于其他学生,反而更易成为抢手人才。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汽车装调首席技师赵郁谈到,他所在的奔驰公司打算招30个定向培养的初中学生,3年后直接进入奔驰工作,结果竟然只来了28个人报名。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十分匮乏,企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此情况下,兼具一线生产技能与跨国教育经历的职业院校留学生,可说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不愁就业。

      表格二:2015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的部分职业院校

      国别

      院校

      法国

      法国3iS影视动画学院( 3IS FILM SCHOOL)

      法国艺术文化管理学院

      (EAC GROUP - BUSINESS SCHOOL ARTS, CULTURE AND LUXURY/EAC)

      巴黎高等应用艺术学院  

      (HIGHER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PARIS)

      巴黎高等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HISTORY & BUSINESS OF ART &CULTURE)

      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MOD'ART INTERNATIONAL) 

      艾米尔.高乐学校

      (THE EMILE COHL SCHOOL)

      法国高等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ECV-SCHOO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ECV) 

      瑞士

      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

      (Glion Higher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瑞士IMI 国际酒店管理大学

      (IMI University Centre Switzerland)

      瑞士理诺士国际酒店管理大学

      (Les Roches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tel Management)

      瑞士酒店管理大学

      (Swiss Hotel Management School)

      加拿大

      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

      Seneca College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