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孙建明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
孙建明,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获学士学位。1977年1月至1979年8月任北京市太平湖小学教师;1983年7月大学毕业后到北京语言学院外事处工作;1986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三次在国家教委(教育部)外事局(国际司)工作,先后担任亚非处副处长、处长和来华处处长等职。
1987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三次派往日本工作,先后任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随员,三秘、二秘、一秘,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参赞衔领事、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等职。
2012年3月任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2013年12月任现职。
【编者按】
随着我国留学大军日益壮大,如何服务好留学人员已不单是一个社会话题,更是一个现实挑战。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多年来不断拓宽服务工作的外延,身为主任的孙建明,希望以中留服的平台,不仅为公费留学人员,也为自费留学人员提供更优质、更准确、更便捷、更权威的服务。
2015年3月里寻常的一天,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的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下文简称“中留服”)如常开放。其办事大厅座无虚席,除了座位上满当当的人,还有十几个人站着排队。如此繁忙的场景,在中留服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秦岚看来并不出奇,她告诉《留学》,这还只是人少的时候;人多的时候,排队办事的人接踵摩肩,有地方站就很好了。
提到中留服,留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在2014年的36.5万回国留学生当中,有136,712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了海外学历认证。数量如此庞大的认证工作,都是在这间篮球场大小的办事大厅完成的。在大厅入口的右侧还立着一块提示牌,上面注明了这里的26个服务窗口还办理包括档案、公派、认证、户口在内的六项服务。
这间办事大厅所承载工作之琐碎、庞杂而又不可或缺,只不过是中留服的一个缩影。中留服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国家级的留学服务机构”,服务于出国留学、留学回国、教育合作与交流、教育外事服务、来华留学等五大基本板块。目前该机构下设14个服务部门、两个直属企业和32个国内、境外的分中心。
行前培训覆盖近20万人次 从服务公派留学开始
“在出国留学板块,我们主要负责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派出的工作。实际上,中留服的前身就是国家教委出国留学人员北京集训部。”中留服的主任孙建明,对于本机构成立之初的情况非常熟悉。
2009年,中留服开始针对公派留学人员提供派出行前培训服务;随着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增加,中留服意识到数量庞大的自费群体也亟需行前培训,便有针对性地强化了这一部分服务内容。“在2012年的教育工作会上,政府也关注到了这一块,当时已经提出要加强针对自费留学人群的服务,所以我们开始强化这个板块。到2014年,中留服的行前培训覆盖人群近20万人次。”
《留学》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员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接触到中留服的行前培训并从中获益。“当然,这仅仅是看数字,不一定能代表工作就到位了。”孙建明自谦道。
在中留服任职之前,孙建明曾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了近16年,服务于中国驻日使馆在教育外事方面的工作,长期接触中国留学人员。他熟悉留学人员的各方面情况,并对海外华人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某种不自觉的额外关注。
“我们这些长时间在外工作的人,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国家公派的留学人员,还应该包括自费留学人员,甚至是包括所有在海外的这些华人。”孙建明称。如今的留学生格局已不同从前,“95%以上的人是自费留学生,时代在变化,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提供服务的思路就要跟上。比如最初,公费生的经济不是问题,自费学生往往要打工赚钱,其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现在,部分自费留学人员是家里给钱,经济问题不大,但是回国后找工作又成了问题。新的需求不断出现,我们的工作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平安留学 健康留学 文明留学 成功留学” 口号折射出留学隐患
不断面对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这是中留服发展至今的常态。中留服的几任负责人,均有在国外长期从事教育外交工作的背景,这样的人生履历和经验,能够有效调动整个机构开展服务留学生的各项工作。
《留学》了解到,中留服自 1999 年起就多次举办国际教育巡回展。目前,中留服上下正为2015(第20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展而紧张筹备。作为教育展的开幕活动,2015中国留学论坛于3月20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其主题颇引人关注。
《留学》:每当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口号所希望解决的那个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必须重视了。2015年3月20日的中国留学论坛,提出“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十六字主题。这是否意味着目前的出国留学,不够平安,不够健康,不够文明,不够成功?
孙建明:平安留学的理念其实我们一直在谈,但概括成这个16字提法,是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
留学要走出国门,首先要保证平安,没有平安,很多问题就免谈。我们现在提出来,是说明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到去年年底,我国有170万的留学人员在海外。如果说这些人一个问题都不出现,我觉得也不可能,但我们能想到的是尽早为他们提前做一些培训教育,让他们减少这种问题的出现。
平安留学包括很多方面。交通事故,这就是很典型的一种。马拉松比赛时也有学生受伤死亡的例子。包括在学校的体育运动中,都有安全问题存在。再举个例子,你到了一个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比如地震频发的日本、新西兰等,在灾害发生时怎么能做到自我保?护。
我记得在2011年初的时候,在新西兰发生了地震,大概有二十人左右的留学人员出现了意外。在90年代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中国也有二十六七个留学人员和家属死亡,这都是有血的教训。
再谈健康留学,如果你健康状况不佳,总是生病,或者是精神方面出问题,你就要注意起来。精神上太紧张,有一些抑郁,怀疑有人跟踪他,窃听他的电话,在他的房间里按摄像头,这就是属于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
《留学》:您建议家长和学生应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孙建明:说实在的,精神方面出问题的学生真的是有一些数量的。只不过一些人的问题没有大到真的发生意外,但这不代表没有。就我个人在国外工作的经验,如果在精神上面发生一些问题的话。最好的办法,我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小贴士,有这种情况的话,不要执意在国外停留下去。建议家长、朋友、同学,尽快劝他回国。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好了再去。换了一个环境,回到家里面,问题就消失了,这样的人非常多。
《留学》:安全和健康,出问题都是比较大的,也比较容易被统计到的。那“文明留学”涉及的问题该怎么衡量?
孙建明:我们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其实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注意留学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小事情。要知道留学时候你是一个长期的旅居者,不是一时的,所以,在短途旅行时可能仅仅是被人指摘的一些行为,在长期旅居当中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比如,不熟悉当地的一些法律法规,或者是校纪校规,出现了问题,你该找谁,还是不找谁?唱卡拉OK,喝了酒,发生冲突了,你当时应该怎么解决?还有租房,很多房东是有规定的,比如租房子只能住一个人,那么你就不能带两个人回来,有的住两个人,你就不能带两三个人回来。就算要带回来,你也要和房东提前商量,充分尊重对方。有的孩子就不大注意,也不太了解,心想,反正我们只不过凑一个晚上,四、五个人住在一块,结果喧哗就引起房东或者邻居的反感。有的房东说,你租我这个房子,不能炒太多油烟的东西,大家形成一个口头的约定。但是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炒菜,而且对口头约定并不是很重视。这就会逐渐演变成和房东之间一个诚信的问题。
如何协调?这些问题都很琐碎,但处理不当都有可能演变为极端的事件,所以我们在举行培训会的时候,也会邀请很多专业人士来,包括外交部的同志。因为这些同志都有长期驻外的经历,特别是从事领事保护的同志,可以和大家分享很多有用的经验。
所以我想,平安、健康、文明、成功,一环扣一环,不要孤立地理解这几个概念,或者一定要区分说这个重要,那个不重要。最终的目的是成功留学,那么首先要做到平安、健康、文明。
成功留学 行前培训不容忽视
2014年,中留服在全国28个城市举办了60多场留学行前培训会,共计23000名各类公费与自费留学人员参与了这些培训,较2013年增长135%。同年,中留服还参与了由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六所高校首次协办的6场赴港新生行前说明会,来自28城市的1200名赴港新生及家长参加。由此,中留服的行前培训基本覆盖了全部公派留学生,并逐步惠及更广泛的自费留学生人群和赴港新生群体。
《留学》:现在一些留学中介机构也都在推出各类行前培训。中留服的行前培训还能吸引到家长和学生吗?
孙建明:从做行前培训的过程来讲,中留服做得很早。在此之前,我们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前身就是国家教委出国留学人员北京集训部,主体就是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所以说这是我们的老本行,而且我们在不断研究和发?展。
我们的培训团队汇集了方方面面的资源。比如我们请外交部的人参与培训。在外留学人员的保护、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这是我们驻外机构的工作。很多主要国家的中国大使馆有教育处,领事馆有教育机构,他们有大量来自一线的实际案例。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安保专家,以及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等方面专家参与。比如说公安大学的知名教授。我们还有一些心理辅导、情绪舒缓的培训,中留服请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一些心理专家来做培训。另外我们还请到了海关检疫等部门人员,因为有时候在入关的时候碰到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有同学需要吃中药,你带出去的中药可能在海关碰到麻烦。比如说现金很重要,但现金怎么携带才允许,这方面中外方也会有要求。包括邀请在学校和院所成为骨干力量或者领军人物的海归,把成功留学的经验传授给广大留学人员和家?长。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事情,关心这些留学人员群体,就是在关心下一代,甚至包括自己的子女。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包括去年的全国留学工作会,特别提出“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我们希望把平安留学的理念,引入到每个留学人员及其 家长的头脑中,让他们时刻绷着这根弦,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我相信在这方面做得好,对成功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障。
“希望社会为我们一些好的做法点赞,对我们服务不够到位的地方提一些意见”
对于教育展,中留服已经颇有经验,今年的教育巡展吸引了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相比往年,中留服此次展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即是首次举办夏季出国留学说明会。针对国内留学市场变化趋势和留学群体多样化的特点,中留服将于今年高考结束后的6月25日至7月2日在南京(与该省高考招生咨询会结合)、广州、合肥、沈阳举行夏季出国留学说明会。留学说明会将为高考学子和在读高校学生选择海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供咨询服务。
《留学》:为什么选择在高考之后补充进行一场留学说明会?而且是和高考招生咨询会相结合,同时进行?
孙建明:我个人感觉,2015年的出国留学还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既然有这种增长,就有需求。这算是中留服的一个尝试,春季三月份是一个留学时间节点,但对于另外一部分国内学生来讲,高考之后也是一个时间节点。高考之后如果适当推出这种沟通平台,能够让学生们的选择更丰富。高考后的求学途径,这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应该说这个市场还会保持一个稳步的增长。
《留学》:客观来讲,国家最初给中留服的任务是把公派留学服务做好,但您格外重视自费留学生的服务工作,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这样会不会做得多,错得多?
孙建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有一些分量的。首先要讲我们的牌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我们对外叫做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既然没有写公费留学,也没有写自费留学,那么公费、自费群体理应都在我们的服务范围之内。这是第一,因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实际上政府一直非常明确地要求我们,要多为自费留学生服务。从国家层面上来讲,从顶层到教育部,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都非常关心自费留学人员的问题。实际情况也是,在外面出事情的,自费留学人员比较多。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年龄偏小的留学生出去,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也没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能出问题的概率要更高一些。
教育国际化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光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我觉得,我们在做服务的时候,要利用我们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特点,结合社会的需求和愿望,用我们的平台更好地为中国的学生家长社会提供更优质、更准确、更便捷、更权威的服务。我们也尽最大的努力,吸引国外更好的、更多的学校,到中国来宣传他们,给中国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关心我们,对我们一些好的做法点赞,对我们服务不够到位的地方提一些意见。只有明白了不足在哪儿,我们才能改正,而明白了被点赞的地方在哪里,我们就会将它继续发扬光大,实现我们“服务全球学子,成就国际人才”的理念。
拎客
中留服30余个国内外分中心
1. 吉林省专家服务中心
2. 山西省出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3. 青岛市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中心
4. 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5. 甘肃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
6. 浙江省专家与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7. 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
8.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9. 天津市留学服务中心
10. 湖北省人才中心
11. 宁波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12. 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
13. 常州市国际人才服务中心
14. 无锡市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15. 陕西省留学服务中心
16.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7. 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18. 河南省留学人员与专家服务中心
19. 山东省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
20. 济南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
21. 云南省留学服务中心
22.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烟台分中心
23. 黑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24. 湖南省大中专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5.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26. 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27. 成都市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28. 江西教育国际合作中心
29. 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30. 淮安市人才中心
31. 香港分中心
32. 纽约分中心
中留服2012-2014年出国留学行前培训现场人数统计
2014年: 23000人
2013年: 9800人
2012年: 6301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14教育部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