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校长在全校家长会上讲过一句博得阵阵掌声的名言:孩子都是家长熬出来的。在从事教育媒体的日子里,无论哪个学神、学霸、学渣逆袭的故事,都让我反复想到了这句话。在母亲节之际,让我们对这些有成少年背后的坚实靠山们致敬。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如唇齿,近得不能再近了,还是难免上牙磕到了下嘴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冷酷、无情、撒泼、无理取闹,家长却必须斗智斗勇,在博弈中妥协,在妥协中对垒,最终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状态,实现最终的绽放。
“装模作样地看看书也行”
这是一个夫唱妇随的家庭,爸爸S是某三线城市的政府干部,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没生孩子的时候就想着以后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生了以后,决定把时间提前。”S在教子上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理念,但因为工作太忙,只好仰赖太太执行:“我坚信家庭环境和榜样的力量。我太太写得一笔好字,歌喉也不错。所以我常跟她说,在家辅导完孩子的作业,就练一会儿书法;然后看看书,装模作样也行;闷了带孩子一起唱唱歌,给他熏陶点儿正面乐趣。”
S不是传统教育观念持有者,不赞成追分数、报补习班。他的民主自由让太太在实践中一点儿也不轻松。就拿孩子的兴趣发展来说,儿子有个小众的特长—手绘漫画,坚持了好几年,已经画出了几百个形态各异的漫画形象。但是如何进入正规学习并形成一技之长,这在三线城市可不简单。S的太太只好到处打听请教,包括拜在哪位老师门下、什么年龄才是最佳起点等。个中辛苦相信诸位读者家长冷暖自知。
而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S的儿子自然有满脑子想法,不肯走寻常路,比如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爸妈谈条件:“一个人太闷了,要么给我养条狗,要么给我生个弟弟。”生弟弟这可是违反我国国策的事情,只好养狗,后来还追加了一只鸟。这促成儿子可以突破常规画漫画,也让他不适应国内规规矩矩的学校生活。S和太太很无奈:“我们不想束缚他的天性,但照他这个成绩,走应试的道路未必有什么好结果,还是送出去读高中吧。”
自由发展背后要有底气
“走应试的道路未必有什么好结果”是很多留学家庭给出的原因,这可能是让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出去的直接原因,更多的时候,促成他们决定让孩子成为低龄留学生中的一员。但这背后需要底气—时间、精力和财力、资源。
L家的爸爸是外交官,妈妈是公司金领,他们借着爸爸外派的机会在美国接受了完整的高中教育,最终,在国内一直拖班级后腿的后进生L考入了加州艺术学院,还拿到了奖学金。这背后最大的代价就数妈妈的辞职了。
L不是个淘气包,却是个贪玩鬼,用L妈妈的话说:“只要有时间就玩儿,见缝插针地玩。”这在压力颇大的应试教育中当然很难有什么好结果。幸运的是,爸爸被外派到美国,把中考成绩不怎么样的L带了过去“呼吸自由空气”。起初,L的妈妈并未想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毕竟是跟着父亲生活,应该问题不大。可是刚到才1个月,儿子的一个电话,就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交接完工作,飞到了大洋彼岸,这是个让她至今都庆幸的决定。
L可怜巴巴地告诉妈妈,“爸爸出差了,家里就我一人儿了。”当妈的自然想得更多:儿子本来英语就差,美国又是个文化陌生的全英文环境;还在适应期呢,爸爸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辅导、陪伴,这不麻烦大了吗?
到了美国的L妈才知道,儿子每天是怎么过的:“你知道他每天放学回家,就往地上一睡,然后开始说:‘老爸,人为什么要活着。’他爸只好帮他排遣:‘你想的这个问题,是老子和庄子要想的问题,你就想怎么把英语搞好,听懂老师讲课就好。’”其实不仅要赶快听懂老师的课,关键还要能和同学们交流,不然没人跟他玩,他就更孤独更苦闷。
当全职妈妈也要有自我
除了做好后勤保障,L妈还去报了社区大学,“美国的教育资源丰富,我就找了个就近的社区大学上了两年学,除了学英语,还学了摄影和其他我一直感兴趣的课程,像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还学了些国际贸易。”之后的L妈潇洒地带着相机旅旅游,结交各国的朋友,不仅自己生活的充实,也加深了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在和儿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多了很多同理心,既不容易陷入文化冲突,也不至于盲目放手。
和L妈妈有类似经历的是Z妈妈。
Z被早早地送出国倒不是因为贪玩,相反,他小时过得还挺中国式儿童的。Z家在国内也是高知高收入家庭,他们从小就给儿子报名钢琴、羽毛球等课外兴趣班和课业补习班,每年的花费超过5万元。但就这么填鸭式的教育,儿子不快乐了。细心的Z妈发现儿子有抑郁症前兆。她赶快咨询了在新西兰定居的表妹,就冲着新西兰小学不布置作业,她把快升初中的儿子送到了新西兰。
虽然放心不下孩子不在身边,体贴入微的Z妈妈还是要求老公陪儿子度过开始的前三个月。“因为当时考虑到儿子正在发育期,而这期间对于自己身体发生的很多变化,他或许羞于对妈妈启齿,男人与男人之间沟通会比较容易。”三个月后,儿子适应地差不多了,她也辞去了高薪的工作来到了新西兰。
为了能够留在新西兰,获得工作签证,Z妈重新回到了学校,在新西兰商学院读工商管理一年制的大专课程。正是她的这个举动触动了儿子。榜样力量是无穷的,Z把这老妈付出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这一年,儿子妈妈比着学,最终Z妈顺利毕业,Z的成绩也越来越好。16岁的时候,Z就考进了新西兰名校坎特伯雷大学。
创新规划事半功倍
在《留学》杂志中出现过很多很多规划达人,这些家长们个个堪称家庭教育专家。他们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步:读书、课外补习、特长培养、夏冬令营、加分活动,等等。而这些家长差不多都有个共同背景—他们自己的工作几乎都与教育沾边。
W家就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狂热的规划型家庭。W的爸爸是中国著名的金融学家,他们就住在北京一所名校的家属区。打小儿,W的高知父母就发现自己的儿子语言能力特强,运动能力不佳。他们决定顺势而为,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依托大学的有利资源,W从小学起就享受起高端定制的语数外私教课程,当然,课程是爸妈一手设计的。W的妈妈告诉《留学》:“我们为他安排的英语和中文课程主要是阅读和写作的加强;然后就是数学。W在数学上不是脑子很灵光的孩子,但学校重视数学,甚至会在考试中加试奥数题目。没办法,我们就请了一位奥数教练到家里来。第一不能让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第二要在他的能力接受范围之内,把奥数的课程慢慢做完,因为孩子其实智力上相差不会太大,就看老师怎么用心去教。”后来竟收得奇效。W的数学成为了优势,不仅考进了美国的金融名校罗彻斯特大学,而且双修数学和金融。
《留学》创刊至今,采访过很多很多成功的家长和学生,记者们发现,无论是自由发展派还是严格规划派,他们都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同时也确实没有哪个家庭完全放手、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