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如何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成了家长们苦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刚好解释了国际学校在今天广受欢迎的原因。
国际学校,这个一度在国人看来与“贵族学校”相似的存在,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留学意向,提前适应留学生活。然而作为准留学生和学生家长,又该如何判断国际学校的好坏和作用呢?
4月10日下午,多所中学和国际学校的校长齐聚《留学》杂志社,参加“国际学校校长沙龙”。本期沙龙围绕“国际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国际学校应该如何实现国际化并体现本土化”、“上国际学校的学生留学情况”、“国际学校的收费标准”、“家长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等议题展开,各位与会嘉宾都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国际学校的任务
英国毕高国际教育公司执行总裁Gaston Chee认为“上学校上课和接受教育不是一回事”。来自马来西亚的Gaston Chee十五岁就到英国读书,在英国生活多年的他十分崇尚英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对亚洲家长和西方家长的差别也有自己的观察。他认识到,很多亚洲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弥补孩子的短板。比如说孩子的数学成绩是A,英语成绩是C,那么亚洲家长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补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而不是考虑如何发扬孩子的数学优势与才能。不过西方的家长就不会这样,他们知道如何鼓励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会大方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这些家庭教育上的差别也导致了孩子成年后性格和能力的差别,也能解释为什么亚洲的孩子在与人交流方面的能力较差以及在面试中屡屡碰壁。Gaston Chee认为家长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五十五中校长陈红和北京中加学校执行校长薛梅认为,国际学校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并适应国外的生活和文化环境,接受国外的优秀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而不是让学生像是在国内一样被动地上课。
国际学校的优势与问题
在与国内教育的对比中,国际学校的优势显著。北京三十五中在开设国际部之后,国际部的教育方式一直激励着普通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进步。据该校校长王红军介绍,相比较而言,国际部的外教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多少,而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完成了多少既定的教学任务;外教对学生的测评上也不会出现“关心同学、热爱集体、胸怀祖国”这样大而空的评语,而是细致入微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使测评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优缺点、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国际学校正面临发展的尴尬困境。北京加强学籍管理,学生必须拥有北京户籍才能参加会考和高考,无疑限制了国际学校的生源。王府学校教务主任王劲松表示,对学籍问题非常头疼,目前还没有解决办法。
另外,国际学校文凭的国际化问题也是家长们渴望解决的问题,很多国际学校只能解决本国的初、高中文凭,而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拥有一张含金量高的国际文凭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