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英教育,什么是事业成功?周成刚很喜欢现身说法。他并不否定功利,“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谈什么理想?现在很多工薪家庭还生活得蛮辛苦的。”但作为资深留学生和行业观察者,他奉劝不要盲目功利:“每个人都想赶快挣大钱,挤了破头去名校、读金融。但是看看我们这些人—俞敏洪、李彦宏、李开复、马云和我自己都不是读金融的,我们挣的钱不比他们少。关键是,你要有真正的格局、眼光、气度,再加上勤奋和执着,这些是成就事业的要素。”
第一宗:过度排名
周成刚:
留学名校是目标,但不是目的
周成刚上过两个学校,他在中国的苏州大学读了本科,工作了几年后,又到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念了硕士。没能上名校,遗憾吗?周成刚倒觉得自己当初的思路非常清晰—大家都想去美国,人才能不饱和吗?
怎么不饱和?尤其是美国顶尖的常春藤,难进更难出。所以多年后,当周成刚,新东方前途出国的CEO送自己的儿子留美读本科的时候,他甚至没有考虑过前20名的大学。“我的孩子在中国可能根本进不了北大、清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一个美国排名五十多的大学,我觉得已经够好了。”
其实,即便费尽心思接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就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吗?早在2011年,澳大利亚的《澳洲日报》就报道,澳洲公立大学学生入学第一年就停学的退学率高达15.60%。至于美国名校的中国学生日子过得如何,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向《留学》杂志记者透露,25%的退学率不夸张。周成刚也提到,一些学生进了哈佛,中途可能转至更低的院校;好专业学不会,不得不转学相对容易的专业;甚至还有人说是因病休学,真实原因实在是毕业之难,不足为外人道也。
比起成绩和专业,周成刚更鼓励儿子坚持健身,多参加社交活动、社团活动。儿子假期回国时带回来的西式礼貌也让周成刚甚感欣慰:“我们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他母亲讲话声音大了一点,他就说‘你能不能轻声一点儿,不要影响别人啊?’国内经常需要排队,他也都能耐着性子、面带微笑地排,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
至于名校与成功的关系,周成刚用一句话就解决了:“我没有进过最顶尖的名校,但哈佛、耶鲁、斯坦福的毕业生现在在给我打工。”
第二宗:过早出国
周成刚:
别把孩子弄得里、外不是人
当然,周成刚坦陈自己也希望儿子能拔得头筹,但这只能作为目标,而不是目的。他也曾让儿子接受应试教育,但“可怜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都没当过班干部”,因为成绩不够好,这个一米八的大男孩整天生活在自卑中,这让周成刚十分担心。他立刻将孩子转进了北京的一所美国高中,在这儿,篮球打得好是特长,不是玩物丧志。
尽管中国的留学服务机构都在宣传“要出国就要早准备”,纷纷推出项目,帮助有意出国的学生提前两年以上备战留学,周成刚并不鼓励过早出国。在他看来,高中出国读,足够早了。从老板用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复合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和思维优势的人才是国际人才,最有竞争力。
出去得越早,就越容易融入当地文化,但中国文化部分的缺失就越大。长着一张中国脸却不会说中文,英文再好,竞争力也打了折扣。周成刚甚至直接说:“纯粹的美国人到了这边来,我是不要的。”他需要既拥有美国思维,可以向外对接;又了解中国文化,也可在内自如的人。
如果两边都欠把火,那就“两头不是人,有可能被淘汰”。这些人在国外,生存困难,回到国内又不适应。而且这类人不占少数,在国外失业,回了国海归就成了海待。
第三宗:无底线纵容
薛涌:
不要培养索取无度的孩子
教育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体制,往往会造成不负责任的家长和索求无度的孩子。最终他们不愿意努力回应自己所面临的挑战,试图花笔钱解决问题。教育,特别是留学,由此就变成了消费。
《华尔街日报》有一篇关于留美读寄宿高中的报道,主人公是一位来自武汉的男生,就读于学费每年将近5万美元的圣玛丽高中。这笔钱中,其实有1.12万美元是学校用来支付一家位于波士顿附近的教育公司的中介费。中国小留学生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
不过,这条利益链能够运作起来,最终要靠学生和家长自发的意愿。这位男生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来读如此昂贵的学校时,讲了这么一番话:中国的大学升学战是一考定终身,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认为我有机会进入一所顶尖的学校”。于是,他和他的家庭做出决定,到美国读寄宿高中,为进入美国的好大学锁定有利位置。
这番话显示出这位年轻人的思想与现实已经脱节到多么离谱的程度。不错,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确实很不合理,考生们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中国的大学扩招已经有十几年。即使一流大学数量有限,他们的招生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即使是名牌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比起30年前父辈那代人来也不可同日而语。
想出国、想在竞争中抢跑,又不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就为自己找借口,为向父母不停地索取制造理由。遗憾的是,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家庭往往非常配合,乃至予以鼓励,把孩子打扮成最大的受害者。
可惜靠烧钱在美国大学抢滩登陆的计划最终还是会落空,事实上,圣玛丽这种几次濒于破产的学校,根本难以让他在起跑线上抢先一步。看看现实就知道:几年前,读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还比较少,英语环境相对较好。现在读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已经增长了五倍以上,而且上涨势头仍然很厉害。中国学生越来越爱扎堆,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差,连那位来自武汉的男生也开始抱怨班上的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语。
关键问题是,这些读寄宿学校的学生往往是最喜欢找借口的一族。他们在国内抱怨应试教育有压力,出国后则抱怨周围中国学生太多。可恰恰是他们自己喜欢找中国同学扎堆。如果你再继续问下去,他们学不好英语的理由恐怕则是美国学生排斥自己。我在大学里就曾听到过一些中国学生这么说。
老实说,我在美国读书、教书将近二十年,见过的、经历过的也不少。排斥外国人的美国人并非没有,但整体上美国人还是比较开放的。尤其是在高校中,有些美国师生特别喜欢和外国学生打交道。我最好的一位美国学生一直努力学中文。她总希望和中国学生搭伙交换—她教中国学生英文,中国学生教她中文。但她给相关的中国学生群体发遍电子邮件,学校里那么多中国学生竟没一人回应。而这些中国学生的英语往往是一塌糊涂,阅读错得离谱。我们也可以想象,再过几年,这些中国学生毕业回国,自己的英语程度交代不过去,或出于心理上的挫折感,或出于搪塞烧了大笔钱的父母之需要,他们恐怕还是会编出一些故事来:要么是周围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文;要么是美国学生排斥中国人,搞种族歧视。其实,我们留意一下微博就能看出,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海外愤青已经很成阵势了。
许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把私立寄宿学校视为贵族教育,却往往忘记了我在前面所说的—美国社会对寄宿学校很有看法,并影响着各大学的录取政策。最顶尖的寄宿学校,入学竞争激烈,学术要求严格,教育资源充足,毕业生确实高人一筹,即使大学录取办公室对这个群体提高录取标准,他们还是非常有竞争性。但是,如果你一年花四五万美元上个普通的寄宿学校,最终不过是平平之辈,大学录取办公室就可能觉得你已经享受了许多别人都没有的机会,仍然不成器,未来毫无潜力可言。除非是那些只盯着收高额学费的学校,有竞争力的大学对这种学生一般都敬而远之。
没有人生活在理想社会中,当今这代孩子的父母当年所处的教育环境恐怕更糟糕。如果对现实不满,就花大笔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学校,仿佛是家长向孩子许愿:你自己别操心,让我来给你提供一个好环境!这种许愿不仅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孩子养成只会索取、总是企求别人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附文
英美如何防止学生退学
美国
建预警系统防退学
美国一些公立大学可能会因为高退学率失去州政府的财政拨款。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高校的退学率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学费贷款的巨大压力和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高退学率将影响学校的形象,降低学校在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西方教学质量高度市场化的教育环境中,劝退太多人或者太多人主动退学无疑都是对学校的重击。
美国一些高校通过对学生的SAT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宿舍停留时间长短以及食堂用餐情况的分析,来了解他们退学的可能性,以便帮助那些在学业以及大学生活适应性上出现问题的学生。
普渡大学的退学预警系统是基于对学生学业变量,如课程GPA成绩、等级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登录课程网站频率的分析。那些在这些方面综合表现不好的学生会被亮黄灯甚至红灯,然后收到一封学业失败危险预警邮件。
邮件建议他们尽快与导师联系,或者寻求外界帮助。普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那些曾经被亮黄灯,即处在中度学业失败危险的学生,收到预警邮件后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而那些直接被亮红灯,即处于高危群体的学生,即便收到了预警邮件,他们在课堂表现上也不会有太大改观。由此也可以看出,早期预警对成绩不佳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十分重要。
美国宾州滑石大学的学生去食堂吃饭都需要使用他们的学生卡。学校管理人员通过了解有哪些学生在开学第一周不去食堂用餐,以此跟踪这些学生是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了麻烦。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在分析学生的在校生活的数据时发现,那些不住校的新生是最有可能退学的群体。因此该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政策上做了一些改变,要求一年级新生必须住校。
英国
收费高不可轻易劝退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从发展教育的目标出发,敦促大学扩大规模:具有学术声望的高校能从政府资助以外的科研等多种渠道筹集到经费,从而确保在学生的录取及教学质量方面都有保障;而学术水平低的大学却因经费不足无法保证其教学质量,还被指责为“靠扩大招生规模来获得更多的经费”。
2006年,英国政府出台改革法案,允许大学将每年的学费从1000多英镑提高到3000英镑,希望以此保证学校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行。
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在2004年入学的本科生中共有14.2%的人退学,如果把中途转到其他教育机构继续就读的学生也计算在内,同期的退学和转学率可达22.4%。
从2011年开始,英国政府规定,凡是每年学费在6000英镑以上的高校必须遏制本校退学率的上涨,这意味着学校除需挽留有退学意愿的学生外,还得倾心照顾那些在学术成绩上不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提升成绩,而不是用劝退来为退学率添柴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