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男儿志在四方,美国好儿郎守在家乡。当年中国赴美留学的先遣队,是一群精选的青年高知,到美国的顶尖大学参与研究项目,一去好几年。而今美国来的学生们,则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主,来华多是参与短期项目,眼睛盯着的,是实践与就业。
今年11月2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十万强”基金会首届年会并致辞。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提出“十万强”鼓励美国学生留华的动议以来,来自美国的留华学生大幅增加,依照目前30%的增长率,两国有望在2014年实现这个计划。
为什么是“十万”这个数字?是对奥巴马有特殊意义,还是中美两国有历史渊源?
相比中国学生的蜂拥留学,美国学生又习惯于何种交流方式?
奥巴马10万强计划前传
1978年7月10日凌晨3点,美国白宫的电话骤然响起,总统吉米·卡特被从睡梦中惊醒。电话来自北京,打电话的人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国访问。“我正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卡特想了一下,说:“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1978年的邓小平在行政层级上他只是国务院的一个分管教育的副总理。但这个历经磨难的元老级领导人散播的政治信号拥有无限扩大的后续波动。其中一个强烈的“开放”信号就是:加大派遣留学人员。
当时的中国大陆,原本只开向苏联、东欧的留学之门也彻底关闭。“文革”10年期间,中国仅仅向21个国家派出337名留学生。1974年前后,一些美国教授开始给北京的一些大学和1949年前曾留美的教授写信,“希望到中国做研究,交流合作”。但都未能收到回信。美方一直提出要交换学生,中国一直没有接受。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和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一起,听取清华大学校长刘达的汇报。谈到派遣留学生问题时,他说:“我赞成加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今年派3000出去,怎么选派,派到哪里,教育部研究一下,在这方面多花些钱是值得的。”
7月7日,美国总统卡特的科学顾问普雷斯博士率领美国科技代表团与方毅在人民大会堂会谈,关于互派留学生一事。 7月10日凌晨3点,卡特总统接到了普雷斯的紧急越洋电话。
1978年12月26日的雪夜,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52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中国人离开祖国赴美。出发当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接见全体成员;周培源和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亲自到首都机场为他们送行。
出国前,他们曾被送到设在北京语言学院的出国人员集训部集训。集训内容除了国际国内形势、留学有关规定、出国外事纪律,还包括一些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生活常识—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国外报纸不能用来擦屁股,会堵塞马桶。这批人出发前在国内买了很多手纸,带到美国去。集训期间,每人得到700元置装费。他们几乎都做了同样的选择—当时国内最好的黑色“银枪呢”大衣,还有一样的西服,一样的皮鞋和包。
在纽约机场灯火辉煌的接待大厅里,刚落地的“52人团”对几十名来访的西方记者宣读了他们在飞机上起草的声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不仅是为学习美国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自1872年清政府派出首批官费赴美留学生至1978年,106年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只有14万人。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64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
截止到今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23.5万,而美国的“区区”十万强计划竟然完成了还不到一半儿,美国的教育观对此有什么影响?
美国人更愿意拿本土学历
“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由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访问中国时在上海宣布,希拉里2010年5月访华时在北京正式启动,目标是在4年内推动10万名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之后,该计划由美国国务院负责。今年1月2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美国“十万人留学中国”非营利性私人基金会成立。国际教育协会(IIE)美国教育咨询中心区域协调员 Christina Chandler解释,私人基金会的成立证明了“十万强计划”多么重要。政府主导,私人基金会负责,在美国这意味着影响力大,执行力强。
2012年美国福特基金出资100万美元作为基金会启动资金;今年1月,美国知名华裔企业家方李邦琴也宣布捐出100万美元,扶持基金会运作。截至2012年5月,“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已收到了1500多万美元的捐款承诺。在民间捐款名单中,微软、摩托罗拉、希尔顿酒店等知名企业均在其列。同时,中国政府将向两万名美国留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其中1万份奖学金由孔子学院实施,另1万份由中国教育部实施,面向美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中国的顶尖大学学习。
美国国务院称,“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重点将惠及“被忽视的人群”,如高中、社区大学和少数族群机构的学生。基金会主席麦克吉福特说,对美国学生而言,到中国学习将是改变一生的经历,“到中国学习能帮美国学生开阔视野、打开机遇之门,让他们掌握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取胜的技能”。
回看35年前中国到美国的先遣队,我们可以发现鲜明的对比。当年中国赴美留学的52人团是一群精选的青年高知,到美国的顶尖大学参与研究项目,一去好几年。而今美国来的学生们,则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主,来华多是参与短期项目,眼睛盯着的,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践与就业机会。
Christina Chandler在国际交流协会负责交换生项目。她总结,美国的低龄交换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很少,结合美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这个现象很容易理解。美国的家庭认为,在在成年以前,最好和父母一起生活;所以美国的中小学生一般会在家附近的学校走读。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由于美国人对本土教育的认可度非常高,他们并不追求其他国家的学历。加之美国院校的交换生项目丰富,对国际化感兴趣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在大三到国外的大学交换学习一年。比如早年的杰奎琳·肯尼迪就是在大三留法,Christina Chandler也是如此。美国驻华大使馆教育推广官员毕安 Erik Black则是到俄国学习了一年俄语。
两国的顶级高校也推出了合适的短期项目。哈佛大学北京学院(Harvard Beijing Academy)提供夏季语言浸入项目,为期四周,三周进行中文语言和文化课程学习,一周进行社会实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与清华大学合作,提供从八周到一学年,长度不等的交流项目。
华裔掀逆向留学潮
事实上,短期的感受与培训一直都是来华留学的主要方式,生力军就是华裔。20世纪末,中国教育部的来华留学处在亚洲各国举行留华教育展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观展、咨询的华裔需要带着老人或孩子做翻译。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那里曾有一段排华历史,华裔不敢讲华语,导致了一代人缺失了中文能力。这些人的寻根情节很深,已经有了家庭和事业,短期的感受与培训最合适,可以让他们尽快认识中国,并且可能找到在两国做贸易的机会。
“朋友项目”(Project Pengyou:一个面对在华生活或学习的美国人及对美中文化热衷的人群的社交平台)的创始人Holly Chang说:“赴华的典型美国人通常是中产阶层白人女性,如果要增加美国学生的多样性,就不能局限在这部分群体。包括非裔美国人、拉丁裔、华裔以及其他族裔的学生,都应该加入到赴华学习的行列之中。”
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项目协调人Nitsa Weld表示,该中心每年招收的大学生中,有近半数为华裔。她说,以往华裔学生逆向留学中国,出发点多半源于“寻根”,而其他族裔则多是出于“好奇”。但现在申请留学中国的学生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许多人希望能找到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或计划将来做中国生意”。
除了两国的大学开展了越来越多样化的交换项目,中国院校开始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上改革、实验。尽管语言和中医仍然是留学生来华的主要专业领域,经济、管理、工学、法学、教育、理学、历史、哲学、农学等都已向留学生开放。而且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英语授课课程。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张秀琴说:“各高校已逐步认识到,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是评价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指标,留学生是营造校园多元文化的必要条件,对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950年,在华留学生只有来自东欧三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十几个人,在纪念来华留学工作实施60年的2010年,教育部公布《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拎客
中美留学数据
(来自“10万强基金会”官方网站)
12倍
留美中国学生的数目是留华美国学生数目的12倍
1/3
超过1/3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
60K
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美国学生中,只有6万人在学习普通话
23% VS 5%
2012年,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加了23%;而留华的美国学生增加了5%
那些秀中文的外国政要们
陆克文
澳大利亚总理,2007年12月3日首次就任总理时,是首位能说流利汉语的西方国家领导人。陆克文本名凯文·迈克尔·拉德,并没有华人血统。他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历史和语言专业,大学时的研究课题是“中国当代民主”;其论文指导老师之一是比利时著名汉学家李克曼。1980年,他曾在台湾师范大学国教中心进修中文。
陆克文的女儿谢茜嘉嫁给了香港裔移民谢若谷;长子陆雨德2005年曾在复旦大学学习中文,次子马库斯中学毕业后也开始学习汉语。
卡里姆·马西莫夫
哈萨克斯坦总理,2008年4月12日出席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时,用中文发表演说。1989年,当年24岁的马西莫夫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2008年4月10日,马西莫夫再次造访武汉大学,并被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和杰出校友。
李显龙
新加坡现任总理,2004年访问上海时发表了中文演说。他2009年与新加坡中学生互动时说,他每天坚持看中文报纸,对于新加坡年轻人把中文、英文和方言掺杂在一起用的习惯,李显龙说,“如果我们注意语言规范化,我看这样才是‘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