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10月21日召开的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庆祝大会上,专门就“留学”讲了四句话: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很显然,“支持”是国策,“自由”是承诺。
詹天佑是欧美同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也是容闳主持的120名官派留美幼童中的一员。容闳是华人留美第一人,他一生见证了满清政府的历次自强、革新、改弦更张,在生命即将终结的1912年,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小同乡孙中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
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关于他的话题可以多说几句。当时已经入籍美国的容闳是马克·吐温的密友,正是基于对容闳的了解和信任,使得大文豪敢于忤逆汹汹的公议,对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持坚定的批判和否定态度。迟至130年后的2012年,始作俑者美国国会才就该法案向全体华人正式道歉。专门针对某一少数族裔出台歧视性法案,在美国历史上极为少见,很不幸华人中招,而且危害至今难消:连高不盈尺的黄口美国小儿都敢公开放言:绕到另一边,干掉中国人。
如何不被干掉,这或许是1840年之后历代中国人负笈海外的主要动因。从早期的革命者为了中华之崛起而留学,到当下年轻人为了更好的OFFER而去国,都是同一种义无反顾;家国天下和身心自由,都催逼着我们说走就走。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先出去再说。
俞敏洪是三十年留学时势造就的留学英雄,作为当下中国最有钱的老师,他已经在反思留学产业。一方面,他希望更多人先走出去再跑回来:“一代一代的中国留学生,由一百万变成五百万,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让中国从思想、体制、价值体系、学科技术方面都不断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他又像是在自我否定或痛改前非:“包括新东方在内做了一个重大的呼吁:要去就去好大学。”俞老师越活越像四有新人,他让那么多人逃离了被干掉的命运却并不居功自傲,他现在想的是“不要把新方东带向毁灭”。
俞老师的高明正体现于此,中国式留学已经成为一项开放竞争的国际化大产业,新东方这样的海外上市公司最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守住“要去就去好大学”的底线,或许是俞敏洪做出的最不错误的战略性决策。有人粗略统计,算上传统的留学咨询、中介代理、语言培训、联合办学,加上周边的出境游学、生活购物、租房买车、伴读陪读,以及更加延展和深入的移民定居、房产购置,如此等等,全部估算下来,这是一个三千亿美元的大盘子。
时至今日,这个大盘子还在变得更大。确切统计,2012年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总数突破40万大关;预计2013年这个数字会是45万。这股持续了三十年的留学潮还会持续多久,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
不久前我去了趟台湾,当地朋友说,他们的历史已经终结,他们不再热衷于留学,“来,来,来台大;去,去,去美国”,早已经成为历史。
世人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中国大陆地区的改革开放还要继续扩大和深化。
历史远没有结束,还得继续留学。
想那么多干嘛,先出去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