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书香京城 悦读春天

    ——2025(春季)北京书市启幕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景华 韩寒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09版)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承办的2025(春季)北京书市于4月22日启幕。本次书市以“书香京城 悦读春天”为主题,旨在为北京市民奉上一场年轻态、文艺范、惠民性兼备的文化盛宴。

    50万种新书好书集结

      走进本次书市主展场朝阳公园,可见主题出版物展区、出版精品展销区、儿童精品阅读区、特价书展销区、实体书店街区等区域规划合理、亮点纷呈。据悉,全国19个省市近200家知名出版社携精品出版物在此集结,共带来50余万种新书、好书。

      为展示地域文化特色,书市专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中轴线申遗等主题书架,展出《中轴线——古都脊梁》《四合院——修身齐家》等书籍。

      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展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组成的“天空”——60余种印制精良的卡片向读者展示着作家们的生平、代表作等信息。“天空”之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书籍专台。“我们带来了约200个品种的图书。为了这次书展,还专门赶制了刷边本的《地下室手记》,扉页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刷版的签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人员说。

      中信书店今年重点展销的是《哪吒·三界往事》《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等热门书籍,千余册崭新的书籍布满了展台。

      此次书市,不仅是图书的市集。主办方还邀请京津冀及全国部分地区文旅单位参展,展示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北京绢人,也称绢塑,是一种古老的丝绸造型艺术,也是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本次书市专设“北京绢人唐娃娃主题展”,通过百余件精工细作的北京绢人及唐娃娃人偶,向读者展现八仙、西王母等传统神话人物形象及四大名著里的经典场景。

    “旧书新知”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今年,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再次亮相北京书市。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广东、江苏、吉林、山东等12个省市的古旧书店,为读者带来南北历史名城的各类古旧书。

      “这里有旧粮票、布票、油票共几百张,每张都仔细清理过,放在塑封里。二三十元一张,很受年轻人欢迎。”南京复兴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家古旧书店的玻璃柜台里展示着沈祖棻油印版的《涉江诗稿》。“这份诗稿很少见,市场价格比较高。”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

      一面浅绿色的书墙上,陈列着早至1920年、晚至2000年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次书市特设的“文韵旧藏——旧书里的文学经典”专题展上,80种文学旧书的初版本或经典版本向读者展示着百年来的文学作品。

      “这本闻一多的《死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按照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版本复刻的,封面是闻一多亲自设计的,特意用黑色作为背景,用金色的书签展现书名,非常经典。”中国书店负责人转身又向记者介绍了身旁的一本书,“这本《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遗作。方志敏的手稿被发现之后,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冯雪峰第一时间联系、推出了这样一部书,非常珍贵。”

      除图书市集和展览外,本次书市还将举办全国古旧书专家座谈会,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古旧书业繁荣发展,助力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展开研讨。

    主分展场联动,南北书店汇集

      据了解,这次书市是北京书市自开设以来时间最长的书市,展期延长至14天,将持续至5月5日。

      “这一设计,时间上跨越了‘五一’小长假,除了给市民假期出行提供文化休闲的新选择之外,也会给书市带来更旺的人气,吸引更多人阅读。”主办方说。

      除时间拓展外,书市以朝阳公园主展场为核心,向北京城市副中心延伸,同步在石景山区和丰台区举办图书市集,实现空间的拓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分展场设置了主题出版物展区、优选出版物展销区、“旧书新知”展区、亲子阅读体验区、通州特色书店及文旅展区、文博雅集展区、创意新生活展区等8大专区,为周边市民及游客带来最新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等品类的书籍和文创,以及创意家居、创意插画、艺术手作等生活休闲好物。

      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分别在八大处公园和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开设图书市集,提供图书、文创、潮玩等丰富多彩的产品,并开展作家签售会、亲子阅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文化活动。

      此外,书市每日闭市后,还将结合当日活动热点和重点图书,组织24小时线上宣传和直播带货,实现“线下逛展、云端共读”。

      在图书市集上,记者见到了来自北京的涵芬楼书店、来自南京的先锋书店、来自杭州的南宋书房、来自成都的熊猫书店……每家书店都精心准备了自己优选的特色书籍和精品文创。

      “书籍是有自身气质的,书店也是。在北京书市这一方集市内,能探访天南海北的书店,感受祖国不同的地域文化,很幸运。”一位现场淘书的读者说。

      (本报记者 张景华 韩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