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深圳福田: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平台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邹曙鸿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22日 04版)

      水道蜿蜒,芳草萋萋,被深圳河浸润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良好的自然生态让这里总能吸引各种珍稀鸟类的光临。在紧邻红树林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重塑这里的人才发展生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的实验室里,苗舰舰博士正专注于超导机理研究。这位青年科学家2024年初通过积分制获评“福田英才”。谈及评定过程,他表示:“这里没有传统人才评价的标准答案,却为每一类人才定制了专属的价值坐标系。”在量子科学中心的帮助下,他完成材料提交,当月就拿到了认定。

      福田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鄢兴华介绍:“福田结合青年人才发展特点,建立涵盖教育背景、年龄、年薪、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情况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人才认定标准可量化。现有标准无法认定的特殊人才,可以通过英才举荐等方式进行评定。”

      “完成人才认定后,子女入学等个人生活问题解决了,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基础研究。”苗舰舰说。

      “我是‘误打误撞’进入这块宝地的,在这里越做越喜悦。”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陈福荣笑着说,“一个成功的湾区必须要有顶尖的高校、成熟的金融体系、扎实的工业基础、充足的资金和政府决策力,在这里我都能找到。”他和团队进入河套3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脉冲空心锥扫描与透射一体化电子显微镜的商业化计划,填补了我国在透射扫描一体化电子显微镜、光电联用多尺度环境显微镜等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空白。

      “我们打破地域、劳动关系限制,将工作关系在香港、实际在内地办公的境外人才纳入认定体系,率先直接认定香港‘高才通’‘优才’等人才,实现顶尖及香港人才‘即来即享’。”鄢兴华说,在河套,像陈福荣这样的港校知名教授过去一年内从11名增长到25名,集聚并形成了近500人的港校科研团队。

      福田区首创、在河套试行的“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了各类人才在各自合适轨道上释放能量。“下一步,我们将把这套评价体系推行至全区,并针对产业人才群体新引入‘实效制’,即结合各行业特点分别制定行业人才标准,以便于及时把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的新行业、新领域、新人才纳入人才评价认定体系中,把对产业的支持转化为对人才的支持,为产业人才带来更强的获得感。”鄢兴华说。

      (本报记者 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邹曙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