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从“小产区”到“大市场”——

    邮政快递助力农产品出滇

    作者:本报记者 董蓓 徐鑫雨 《光明日报》( 2025年04月11日 10版)

      “以前寄快递要翻山路去镇上,现在村里设了快递揽收点,早上打包,两天就能到上海客户手里。”清晨的云南保山新寨村,海拔1100米的咖啡庄园里,咖农段会志正将烘焙好的咖啡豆装入快递箱。

      地处咖啡生长黄金纬度区域的保山,自1952年起便开启了中国咖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2024年,保山咖啡种植面积达14.54万亩,产量2.71万吨,综合产值突破90.86亿元。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推动咖啡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拼数量到拼质量、从加工精进到链条延伸、从产业聚集到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保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温仕红表示。

      如今,在电商与邮政快递企业的共同助力下,云南的农特产品得以走出大山,发往全国乃至全球。

      “目前保山市在乡镇快递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已建成904个村级服务站点,村级站点覆盖率达88.6%。用户通过手机下单,邮政快递员在1小时内就会上门揽收。”保山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一村一站”工程,在潞江镇新寨村等核心产区建设8个村级快递服务站,实现了“咖啡下山不出村”。

      咖啡等农特产品通过快递网络走出大山,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保山咖啡寄递业务突破1000万件,销售额近6亿元,其中邮政快递企业承担了主要的配送任务。

      邮政快递企业与咖啡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工厂+电商+快递”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寄递企业进驻咖啡生产园区,投资建设智能揽收打包流水线,实现了咖啡豆从烘焙到贴单的“零中转”直发。

      在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工厂内,每日处理的电商快件已超过1.2万件。“邮政快递企业提供定制化包装方案,针对挂耳咖啡、烘焙豆等不同产品特性,采用防潮、防震设计,让运输损耗率低于0.5%。”中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竹说。

      “我们累计投入价值700多万元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和场地,搭建起完善的咖啡揽收网络。”极兔速递保山隆阳网点负责人赵在信介绍。

      目前,保山已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建成11万平方米咖啡精深加工区、18万平方米电商仓储物流区,吸引29家加工企业入驻。同时,带动约5万咖农人均收入4000元,户均收入1.57万元,咖啡豆成了助推当地就业增收的“金豆子”。

      (本报记者 董蓓 徐鑫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