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新闻随笔】“空中校车”暖人心

    作者:李一陵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02版)

      【新闻随笔】 

      550米,是云南尼珠河大峡谷谷底到谷顶的官寨村小之间的海拔落差。曾经,村里的孩子们想读书,只能沿着峡谷徒步上山,小心翼翼地攀峭壁、涉河水……超过3小时的艰难求学路,让孩子们自小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本领。如今,这条上学路已成功缩短为30分钟。

      2017年,官寨村小所属的云南省宣威市引进“尼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并动工修建崖壁电梯、高空索道缆车。景区正式建成后,高达268米的电梯和近200米高差的高空索道缆车正式启动,并对尼珠河村及附近的村民免费开放,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坐上了云端的“空中校车”。不用再攀峭壁、涉河水,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安全了,家长们的忧虑切实解除了。现在,上学路程大为缩短,孩子们也可以将更多精力花在学习上。

      事实上,为了解决孩子上学和村民出行的难题,多年来,当地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用电锯在峭壁上切割出方便下脚的“踩凳”、铺建涉水小路、加装铝合金护栏等。这条上学路,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学之心;这条上学路的变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这种托举也将给每个人带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当下,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已达世界中上行列。“有学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上好学”成为当前教育的突出矛盾。落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孩子身上,“上好学”有不同的内涵。对于尼珠河村的孩子们来说,安全、便捷地抵达学校,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距,也是他们的心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要求各级政府真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群众需求出发,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切实解决那些“急难愁盼”问题。有一个细节很感人,尼珠河大峡谷景区目前已是国家4A级景区,前来一睹其风采的游客日益增多,节假日尤甚。为不影响孩子们上学,景区专门开通绿色通道,让学生们优先乘坐。这一细致安排背后,是对孩子的浓浓关爱,也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生动体现。

      位于尼珠河大峡谷谷顶的官寨村小为全寄宿制学校,现有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共51人,规模较小。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口减少,乡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不少地方乡村学校面临生源危机。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开始加速学校布局调整。这种布局调整,虽然促进了资源整合,但也带来了上学路程遥远等现实问题。这也提醒我们,优化学校布局,“撤”还是“留”不能搞一刀切,需要考虑周全,切实解决好学生上下学交通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办好乡村学校,不仅能延续乡村文明,还能为乡村发展留住人口,反哺乡村振兴。据报道,近3年来,官寨村小在校学生人数保持稳定。随着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部分学龄儿童也跟着爸爸妈妈回来读书了。实现乡村学校与乡村发展相互促进,显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作者:李一陵,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