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南欧国家为何能实现经济“逆袭”

    作者:陈旸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12版)

        意大利罗马多处知名建筑、景点持续数月的修缮翻新工程结束,陆续对游客开放。图为2024年12月30日,人们在参观翻新后的万神殿喷泉。新华社记者 李京摄

        2024年11月23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工厂正式启动首款车型的生产。新华社发

      【国际观察】 

      在欧盟经济版图中,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四个南欧国家曾长期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在2009年欧债危机中,这四国深陷泥潭,需要外部“输血”方能度日。但近两年这四国的经济表现明显好转,在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发展停滞不前、法国财政状况步履维艰之际,四国甚至一跃成为拉升欧盟经济整体增长率的重要来源。这一逆势上涨的经济表现令人瞩目,而四国未来发展可能对欧洲经济产生的结构性影响,更引起各界关注和思考。

    欧洲经济的新“防波堤”

      根据欧盟委员会经济预测报告,2024年欧元区经济预计实现0.8%的增长,而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的增长预计分别达约3.1%、2.1%和1.5%,意大利也维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南欧国家整体表现对于拉升欧盟整体经济增长率可谓功不可没。同时,这也是南欧国家连续两年展现出对欧元区经济的推动力。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及欧元区经济增长仅为0.4%,西班牙却增长2.5%,葡萄牙增长2.3%,希腊增长2.3%,意大利实现0.7%的增长。

      德国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表示,正是由于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意大利的经济表现,“欧元区才能在2023年底成功躲过了技术性衰退的风险”。可以说,在欧洲经济风雨飘摇的当下,南欧国家已然成为欧洲经济新的“防波堤”。

      南欧国家亮眼的经济发展成绩单,首先离不开自身的改革努力。作为当年欧债危机的风暴中心,南欧国家受到重创,经济发展停滞。南欧国家政府在内外压力下,痛定思痛,强化政府改革,削减管理审批流程,减少公司税以刺激商业,并推动改革以改善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四国还采取行动减少高额债务和赤字,以此吸引国际养老金和投资基金重新开始购买其国家主权债券。

      2024年,西班牙财政赤字占GDP比率预计为3%,即将成为少数达标的欧盟国家。意大利政府赤字则从2020年占GDP的10.4%降至2023年的7.2%,2024年更是大幅降至4.3%。希腊于2018年8月正式宣布结束历时8年的欧元区救助计划,标志该国经济重回正轨。根据经合组织统计,希腊2021-2023年所获投资的年平均值,比2017-2019年的年平均值增长62%,增长率居欧盟国家之首。南欧国家的内部改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政负担和监管束缚,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得以轻装上阵。

      南欧国家的“逆袭”,还得益于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近两年,欧洲遭遇能源危机,“去工业化”风险愈演愈烈,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强国风光不再,欧盟中与德国产业链联系密切的国家也深受拖累,南欧国家则由于自身偏重服务业的经济结构特点,在这场风波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与此同时,南欧国家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充分展现了颇具竞争力的一面。

      其中,西班牙的经济表现尤为典型。首先是旅游观光业为西班牙经济带来了蓬勃的动力,2023年西班牙旅游收入首次超过1800亿欧元,2024年预计将再创新高。其次是移民流入为西班牙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西班牙政府看重移民对经济的贡献,视其为劳动力的关键补充,历史上多次推出过使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的政策,首相桑切斯公开称赞移民是“西班牙的财富、发展和繁荣”。目前,超过13%的西班牙劳动人口出生于国外,主要来自拉丁美洲。2019—2024年,西班牙在本国人口自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引入了大量移民,劳动力人口大幅增长。当其他国家纠结于引入移民的利弊时,西班牙已经尝到了引入移民补充劳动力的甜头。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也为西班牙提供了独特优势,由于南欧普遍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新能源生产得以大规模扩张。截至2023年,从外国直接投资看,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新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的接受国,可再生能源满足了西班牙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在欧盟大力推进“绿色”转型,推广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西班牙的能源结构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灵活性和吸引力。

    发展势头能否持续

      南欧经济的逆袭势头能否持续?对此,许多欧洲经济观察家将信将疑。在他们看来,南欧经济的迅速崛起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其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结构改革并无明显进展,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缺乏可持续性。

      不可否认,近两年南欧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推手是欧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这一资源若走向枯竭,无疑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新冠疫情发生后,欧盟发起了支持各成员经济的欧洲复苏基金,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而南欧四国获得了47%的基金支持,大大超出其在欧盟的经济体量占比。目前,希腊已从这笔基金中获得170亿欧元,占其GDP的7.5%;意大利获得了1120亿欧元,相当于其GDP的5%。同时,欧盟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暂时冻结也赋予了南欧国家更多的财政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在不影响福利的基础上加力刺激经济解开了手脚。然而,当复苏基金的红利耗尽,财政紧箍再度锁紧,脆弱的政治联盟再度支离破碎,南欧国家经济或将再度陷入困境。

      事实上,从整体看,南欧四国经济的“卓越”表现也只是在当前集体走弱的欧洲国家中“短中见长”,在德法等国表现糟糕之际,四国的经济向好态势才格外显眼,但实际上离欧洲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更谈不上充当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南欧国家对服务业的依赖过强,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教育水平低、工资低的服务业,如旅游业和建筑业,正在拖累生产力的提质。当前南欧经济的较高增长是建立在前值较低的基础上,希腊的经济体量仍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低20%,西班牙的失业率仍高达11%,意大利依然面临南北经济鸿沟、人口老龄化的深刻影响。近年来虽然政府债务水平持续下降,但希腊、意大利依然是欧盟负债比重最高的前两个国家。

    “地中海新模式”

      政治上,与深陷内部泥潭的德法相比,目前南欧国家正经历难得的相对稳定期,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执政满两年,超越1945年以来历届政府的平均“寿命”;希腊米佐塔基斯领导的新民主党在2023年议会选举中席位过半,获得了五年的绝对多数地位;西班牙桑切斯政府被称为“政治幸运儿”,总能在夹缝中找到成功组阁的路径。南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因此有了较为明确的政治支撑和政策依托。

      不过,当前南欧的政治领导人依然坐在火山口。从支持南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上看,游客的数量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旅游业的繁荣也可能挤占生活空间,引发社会不满;大量移民的涌入势必加剧就业岗位的竞争,激发排外情绪,无疑是一柄双刃剑;可再生能源政策在民粹政府中并不受欢迎,面临着政策逆转的可能。换句话说,南欧国家政府及其政策仍充满高度的不确定性。

      当然,南欧国家也可能闯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财政纪律在当下的欧盟极不受欢迎,随着德国即将举行大选和迎来新政府,德国对欧盟财政货币政策的取向可能改弦更张,届时可能更加契合南欧国家的发展路线;曾任意大利总理的德拉吉和莱塔所主张的提升欧盟竞争力的计划,也可能成功推进欧盟成立新的发展基金,持续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南欧国家势必从中大获裨益;可以预见未来数年,欧洲的传统制造业中心仍将遭遇转型的阵痛,能否脱胎换骨、重获新生犹未可知,依靠服务业、依托能源相对优势的南欧经济有可能在欧洲经济格局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发言权。

      事实上,南欧国家经济的改善始于新冠疫情之前,除意大利外,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经济增长率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准。不能排除,在忍受“北方节俭集团”多年来的颐指气使之后,南欧国家将给欧洲经济发展带去充满阳光的“地中海新模式”。

      (作者:陈旸,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执行所长、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