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向着新目标,出发!

    作者: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15日 07版)

        1月2日,工人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装配纯电动洗扫车。新华社发

        1月1日,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淮河入江水道宁淮城际铁路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发

        1月1日,地勤机械师在南京动车段南京南动车运用所检修库检修动车。新华社发

        1月2日,工人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生产汽车配件。新华社发

        1月2日,武警四川总队机动第一支队官兵开展抢险救援装备操作与使用训练。新华社发

        1月1日,户外运动爱好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大拱山上看日出。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岁序更替,盛景维新,我们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纵览神州大地,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在为梦想而孜矻拼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这样指出。

      新的一年,阳光依旧熠熠生辉。我们邀请四位不同领域的工作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和新年心愿,在砥砺奋进、挺膺担当中继续逐梦。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讲述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 董耀会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还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有一次在山上施工架设高压线,眺望蜿蜒在群山之间的万里长城,我产生了无尽的向往。我发现,长城每一段建得都不一样,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浮现在脑海:长城是分段修建,也是分段守卫,如果能在长城上留下一行完整的足迹,用文字记录长城沿线的风光和长城脚下的百姓,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我足足做了两年准备。1984年5月4日,我和好友吴德玉从山海关出发,两个月后张元华从平谷加入,我们徒步7400多公里,历时508天,于次年9月24日抵达甘肃嘉峪关,完成了对长城全面周详的实地踏察。

      那时,我们每天各自背着20多斤的设备和资料,天亮了出发,日落前下山,晚上就住在长城附近的村子里。一路上很多地方以险见长,地图上没有道路标识,只有当地老乡才知道哪条小路能绕到长城上去。我们记录下所见所闻,每天晚上都把当天拍的照片编号,并整理出行走的路线。

      那次考察后,我深深意识到,研究长城不仅要关注长城建筑本体,还要关注长城的历史,关注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开展对长城的研究,系统学习中国历史、考古、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北京大学特批我们以教师身份进修,跟随侯仁之先生学习,完成了对长城历史研究的补课。2019年12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如今,在多方努力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稳步推进。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将当地文化资源和旅游业态深度融合,让长城沿线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长城文化活动地,让游客在旅游中感悟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此,我将继续努力,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40多年来,长城事业已融入我的生命。作为参与者、建设者,我见证了有关长城保护和研究的喜人变化:长城保护立法,从无到有;长城学术研究,深入推进。

      能够做一件自己想做、社会需要的事情,我感到很幸福,也很幸运。新的一年,我希望古老的长城能焕发出更多新的光彩。

    让更多梦想从大山起飞

    讲述人: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这句话,让我更加体会到奋斗和坚持的意义。

      我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读书对我来说一度成了奢望。我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在乡村教师罗友操的帮助和鼓励下,我走进课堂。从此,“要读书”的种子在我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2001年,我考上了县城的中学,离开了小山村。2008年,我考上临沂大学,来到了山东。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决定重回大山,点燃更多山里孩子的梦想。

      过去,我的家乡望谟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乡亲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尚不深刻。于是,我发起乡村助学行动,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把辍学的学生劝回课堂。多年来,很多学生受到激励和影响,靠知识改变了命运。不少人毕业后又纷纷回到望谟建设家乡。

      我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失的关怀,需要老师来填补。给学生最长情的陪伴,让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我给学生制定了个性化成长方案,每周组织主题活动。周末,就把学生分批带到家一起做饭吃,我主厨,学生们打下手。我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一起奋斗,学生们渐渐变得阳光自信,有了明确的目标。

      艰难的求学路,让我深刻意识到,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越需要优秀的教师。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了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2016年,在浙江宁波东西部协作机制的帮扶下,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应运而生。以工作室为依托,我们汇聚各级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教师研修培训,帮助更多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深感肩头的责任沉甸甸。这几年,我从原来帮助一个个独立的学生个体,转变为感召更多教师。只有更多人愿意当教师、把每个孩子教好,让教师群体帮助更多学生,才能改变山区教育的面貌和山区的未来。

      随着国家对基层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望谟县的教学条件也越来越好。现在,我们正努力将“坚定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种子种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让优秀的学子们反哺家乡、反哺故土和反哺社会,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自主创新擦亮品牌底色

    讲述人:中国一汽研发总院电驱动开发部部长 王斯博

      2024年,对于我和团队而言,是充满挑战与突破的一年。在快速迭代的新能源行业,想要保持领先状态就必须不停地自主创新。凭着对汽车电驱动技术的这份热爱,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勇毅前行。

      其中,最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HDU35超级混动系统的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小型化、紧凑化的设计挑战,还要兼顾高效率、低噪声、节能舒适等要求。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积极应变、求变的心态,成立专门的“作战室”,将每一次遇到的困难视作磨砺本领的契机。

      在量产之前,为解决生产的一致性问题,我们集中对系统进行调试。2024年2月,为调试系统的极限功能,4位同事驱车前往极寒的漠河,一路采集数据。抵达后又马不停蹄投入测试,白天采集数据,夜晚在车中待命,条件艰苦却从未退缩。

      与此同时,长春本地“作战室”的同事同步模拟极限情况,探寻系统规律。对于我们研发人员而言,实验室是主战场,同时还需要在工厂现场、测试现场等地来回跑。

      为了让创新动力奔涌,我们不断探索团队工作机制与互动模式上的创新。团队中的年轻人思维活跃、见解独到,我们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通过头脑风暴等形式,让青年员工挑大梁、当主角,让他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为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聚焦新能源技术创新前沿,紧跟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浪潮,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用不懈奋斗展现青春风采,用自主创新擦亮品牌底色。

    在广袤大地上挥洒汗水

    讲述人: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 朱非林

      小时候,看见电视上关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报道,我在心里许下一个愿望:希望以后不会再有大洪水。后来,我考上了河海大学,学习和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解决暴雨洪水问题。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心潮澎湃,不禁想起小时候的那个愿望,也想起在三峡工程洪水调度预演中那些挥汗如雨的日子。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身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十年前,我在读博时开始了水工程调度研究,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流域,三峡工程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团队不断深入研究,连续攻克了通江湖泊洪水演进计算、复杂水工程体系联合优化调度、三峡区域水库群反算预演等一系列难题,为三峡工程的汛期调度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模型算法和系统支撑。

      自2022年5月起,我们团队依托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致力于将洪水调度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推动预报调度业务一体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携带两大箱纸质材料前往北京调研,途中遭遇极端暴雪,滞留了8个多小时,直至凌晨三点才返回学校。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研发的调度模型理论成果终于跨越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成功与水利部防汛会商系统和国家防汛抗旱“四预”系统实现了综合集成和业务化运行。

      2024年12月,由我们学院团队负责开发的三峡区域洪水预报及预演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一系统实现了分布式预报、正反向调度预演以及一二维水动力模拟的全链条、一体化集成,它是数字孪生三峡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三峡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看着脑海中的想法和草稿纸上的设计一步步变成现实,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安全保障,我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它们将不断激励着我,在新的一年,以及更长久的未来,继续瞄准人民所需,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把学问做进群众心坎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海波、张胜、任爽 本报通讯员 芦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