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重庆开放大学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类教育协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以“更开放·更融合·更韧性”为主题,一体化协同推进重庆开放教育体系改革创新,全力推动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多元共建基层办学单位 办学形式更加开放
学校扎根巴渝大地,在抓基层、打基础的同时,注重抓特色、树品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有效性。
特色学院夯基础。学校紧贴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布局,坚持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投入专项经费2200余万元,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现代畜牧陶瓷学院、农村电子商务学院、旅游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等16所特色学院,面向产业工人、楼宇职工、村社干部、新型农民等,锚定岗位胜任力培养,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康养产业管理、畜牧兽医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急需专业。
产业学院促升级。学校按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的思路,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为导向,与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等多维主体共建共管育人平台,依链建院、以链成院,面向智能建造、医药卫生、数字经济等行业企业设置新型产业学院(专门学院),构建开放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着力打通专业、产业、人才之间的壁垒,深入推进产业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项目,培养贴近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聚焦多类教育协同创新
着力强化多元互联互通 发展形态更显融合
学校充分发挥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两校一体”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动教育发展模式融会贯通,激发办学创新“第一动力”。
关键改革激活力。学校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围绕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深化“一体多元三融合”办学改革,实施育人体系再造、特色发展强化、优秀人才集聚、数字转型攻坚、办学条件升级五大战略性工程,推进“一校一策”“一院一策”等改革试点,在教育理念、制度、组织、内容等方面推进多维融通、相互赋能,激发各领域、各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释放“两校一体、融合发展”的力量和活力。
要素统整固根本。学校围绕专业、平台、资源、服务等夯实“筑基工程”,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布局、专业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专业、课程和资源建设标准,建立办学体系共享师资库,创新专业及课程管理模式,牵头成立西部地区开放大学资源联盟,开展全过程教学检查,创设多样化教学样态,以“学分银行”建设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衔接,推动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协同并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提升终身学习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
聚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办学体系有序重构 治理能力更具韧性
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强化办学基本能力建设,有序推动办学体系一体化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体系重塑增效能。学校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同步推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既注重保障办学稳定性和连续性,又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重设基层办学单位遴选、创建标准,着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由基层学院、学习中心、新型产业学院(专门学院)等构成的办学体系重塑。同时,建立基层单位办学约谈制度、健全内外部质量治理体系、优化办学水平绩效评价机制,增强一体化办学凝聚力及风险防范能力,打造“开放大学发展共同体”。
数智赋能强治理。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协调督办,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建立党建统领“485”闭环落实机制,推进办学模式重构、育人要素重组、教学能力重塑,数智赋能一体化协同推进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教学管理服务业务流程再造,构建虚实结合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开放大学办学治校加“数”、增“智”、提“质”,严把办学“入口关”、规范“过程关”、守牢“出口关”,整体提升“循数治理”效能,推进高品质办学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彭梓涵 刘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