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西部,因我们这些“种子”而绿树成荫

    作者:王淑瑾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01版)

      【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编辑部:

      一口气读完《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振奋。故事中那些坚定走在西部大地上的青年,是我不曾谋面的“战友”,也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榜样。

      我出生在云南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小时候,家乡那场十几年不遇的旱灾令我触目惊心:红土地上,庄稼枯焦,一道道宽宽的裂纹纵横交错。视土地为生命的乡亲们,只能噙着眼泪无奈叹气。

      令人难忘的是旱灾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从四面八方涌来:水引进来了,帮扶资金来了,人才和技术也来了!那时,一个念头便在我心里悄然滋生:长大后,我也要用知识和技能帮助乡亲们过得更好!

      2017年夏天高考后,我经过仔细考虑,在志愿列表里写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知道,这所大学以强农兴农为任,是能够让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迈进校园,丰富实用的课程和活动让我打心眼儿里高兴:从果树育种栽培到采后贮藏保鲜,从国内专业实践到国际学术交流……我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着知识。金秋时节,看到枝头一个个饱满硕大的红苹果,我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

      转眼间,专业学习渐近尾声。站在职业选择的路口,我想起了电视剧《山海情》里的场景:西海固风沙漫卷,一群年轻人却“逆行”回到生养他们的土地,防风固沙,守卫家园;我也想起,“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坚定地回到家乡,那种信念感让她浑身闪着光……

      于是,2024年夏天,我考取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定向选调生,来到召夸镇大栗树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这是个有5000多口人的大村子,每天要面对的事务庞杂琐碎,乡亲们的需求五花八门。农户们会来问询烤烟、人参果生长中的问题,请我这个“田秀才”出主意;村干部会坦言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上的困难,一起商讨破题之策;甚至,家长们会带着孩子拿着“搞不定”的习题来找我辅导解答……

      就这样,我一步步让自己沉下心来,磨掉稚气和娇气,让“书生气”转化为烟火气。

      记得前些天,我挨家挨户走访,手把手地教乡亲们完成医保缴费。那些天气温突降,我的手上长了冻疮。当我走进张奶奶家门,还没开口,她就拉着我走到火炉旁,用布满皱纹的双手紧紧握住我冻得红肿的手,轻轻揉搓,嘴里念叨着:“瞧这小姑娘呀,真让人心疼!”边说边从炉子上拿起烤得喷香的土豆塞给我。张奶奶的举动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

      这样的温情瞬间不胜枚举,常常让我心生感恩。我想,这就是基层的魅力,质朴但真挚、纯粹又温暖,在这里,心与心相贴,情与情共融。这些瞬间,就是我这颗“种子”扎根大地、茁壮生长的雨露阳光。

      报道中说,“如星光闪耀,让热血激荡,投身西部辟榛莽”。是啊,我相信,扎根西部的“种子”会越来越多,这片土地会因为他们而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 王淑瑾

      读者来信邮箱:gmrbzgxb@163.com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