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黑龙江黑河:试车产业助力冰雪经济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03版)

      1月初,黑龙江省黑河市大雪初霁。江淮汽车试验工程师王建生早早起来,裹紧羽绒服钻进披着伪装衣的测试车内。“真冷啊!”来自南方的王建生搓搓冻僵的手,打开电脑开始读取车辆数据,“在室外停放了一宿,早上要先看看这款新车‘抗不抗冻’。”

      “冷”是黑龙江冬季气候最鲜明的特征,也曾是制约冬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黑河市来说,冬季的低温曾给这座城市按下了“慢放键”。

      “我们来黑河试车,反而是看中了它的‘冷资源’。”王建生说,“低温测试是一款新车定型投产前的必要环节。特别是新能源车,电池能不能适应低温工况、续航里程衰减程度如何,都需要到低温环境中来验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来此进行寒地试车,使试车产业成为黑河市发展冰雪经济的新引擎。截至1月3日,2024至2025冬季试车季来黑河进行寒区测试的车企达88家,共测试车辆1823台,其中新能源车1239台,均超过上个试车季。

      驱车行驶在黑河市街道上,记者看到路面积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平整的柏油路上道路标线清晰可见,不多时,便和多个品牌的测试车“擦肩而过”。

      “连续17个冬天来黑河试车了。”谈起这些年黑河试车产业的变化,王建生打开了话匣子,“头些年,黑河的冬天冷清得很,没有专用的测试道路不说,有时候试车回来得晚,连吃饭的地方都不好找。这几年,市区修缮了测试道路,新建了专门的试车场地。我们试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困难,直接在微信群里反映,工作人员马上负责对接解决。”

      为了做好寒区试车配套保障,黑河市投资2.38亿元建成了全国首个寒区国家级封闭自动驾驶测试场,完成双向3.2公里L4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建设,建设充电桩570个,与国内外17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全国测试条件最优、路谱最全的汽车寒区试验中心。

      驱车驶出市区,记者来到黑河红河谷试车基地的冰雪路面测试场地。刚一进场地大门,就看到一辆测试车在冰面飞驰,卷起阵阵飞雪。“咋样?俺开得还行吧。”车辆停稳,驾驶员贺庆余摇下车窗跟记者打招呼,“刚才这个项目是冰面行驶稳定性测试,看车辆的电子稳定程序标定得是否合理。”

      说起试车头头是道的贺庆余,其实是一名“半路出家”的测试员。“我是黑河本地人,之前一直做旅游生意。冬天是旅游淡季,我闲不住,正好看到试车企业在招测试员,这一干就是好几年。现在很多车企的测试员都是本地人。”贺庆余说,“短短几个月的试车季,能多挣2万多元呢!”

      近年来,寒地试车产业蓬勃发展,为黑河市带来了每年近2亿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带动就业1000余人,拉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物流、加油充电等服务业收入约4.3亿元。

      1月8日,在第四届黑河寒区试车节新闻发布和签约仪式上,黑河寒区试车指数、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数发布。“有了这套指标体系,不同场地的设施条件、配套服务、气象适宜度等信息一目了然,给试车企业合理规划测试工作提供了更加智能、直观的参考。”黑河市二级巡视员刁卫东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产业、经济新形态的出现,黑河市也正在推动寒地测试产业提档升级。“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亚洲首座四季低温试验场,筹备建设33公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项目,推动上马厂、西沟村试车小镇建设。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寒区测试范围,为飞行汽车、无人机试飞搭建起测试场地及配套设施,推动寒区试车向试验延伸,寒地测试向传感器、新型交通装备等领域拓展。”刁卫东表示。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