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年份注定要写在中国网络文艺发展史上。一个是2015年,这一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繁荣发展网络文艺作出战略部署,为网络文艺指明了发展方向。另一个是刚刚过去的2024年,这一年评出的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一次把网络文艺单列参与我国最高层次的文艺评奖,并评出十部优秀作品,完成了网络文艺成果首次国家层面大检阅,为网络文艺创作确立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具体标杆。
从这十部作品中可以看到30余年来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的主流、格局、成就和趋势。当下的网络文艺大家庭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电影、微短剧、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网络综艺等诸多子类。此次获奖的十部作品中,《陶三圆的春夏秋冬》、《滨江警事》(第1部)、《我们生活在南京》为网络文学作品,三分天下有其一,网络文学不愧为发展史最长、成熟度最高的网络文艺子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网络文学在精品化道路上不断迈进的同时,日益成为影视创作的“IP池”“素材库”。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影视作品《流浪地球》《大江大河》就改编自网络文学。《三体》被国内外影视机构多次改编的现象更让人看到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对于文艺创作的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源于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叙事新手法、年轻态审美新元素以及对当下生活现象的即时捕捉和表达能力,正被广泛运用于传统文艺创作,催生了诸如网络剧《开端》等优秀作品。这些都充分说明网络文学在互联网赋能文艺创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把网络文学看作撬动包括网络文艺在内的当代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的支点,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进一步激扬文学梦想,激发创作活力,加快优质内容生产供应,延长网络文学转化链,带动文艺多门类跨门类创作联动。
本次获奖的另外七部作品《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特级英雄黄继光》《浴血无名·奔袭》《我们的赛场》《中国奇谭》和《声生不息·宝岛季》皆为近年来广受好评之作,分属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和网络综艺等子类,均是发展较为成熟、规范的网络文艺样态。从作品主题立意和题材内容来看,这七部作品分别涉及现实、革命和历史题材。《我的阿勒泰》细腻描写百姓生活情感,洋溢着清新质朴、开朗自信的人生态度。《漫长的季节》精准打捞国人集体记忆,在辩证呈现人性光明与幽暗中发出了“往前看,别回头”的有力呼喊。《我们的赛事》聚焦贵州“村超”“村BA”赛事,探索网络热度背后蕴藏的精神力量,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景象。《特级英雄黄继光》着力刻画英雄成长心路,倾情塑造崇高形象。《浴血无名·奔袭》壮阔书写保家卫国、争取和平的正义之战,展现小人物的勇气和伟大。《中国奇谭》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志怪小说,以中华美学讲述中国故事,让人再次领略中华文化的不竭生机。《声生不息·宝岛季》以声通心,以乐共情,引导两岸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不忘根脉、寻找共鸣,开辟了凝聚和抒发家国情怀的新方式。
应该说,这七部网络艺术作品,连同上述三部网络文学作品,虽角度不同、切口各异,却共同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阔历程和文明底蕴。这再一次说明,推动我国网络文艺繁荣发展,应坚持现实生活、红色历史、传统文化这三类重点题材并举,引导网络文艺从业者深入火热生活,致敬红色历史,赓续中华文脉,从中汲取艺术灵感,萃取精彩故事,不断丰厚作品的现实观照、文明底色和美学韵味。
以这十部获奖作品为窗口,回望我国网络文艺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发展过程,正如源于科技之巅的潺潺小溪逐渐汇入主流文艺的大江大河。从中可以看到文艺创新与科技进步的联动相融,也可以发现文艺繁荣与用户需求的互动相生,更能感受文艺创造和时代审美的同气相求。显而易见,网络文艺已是主流文化的生力军,在服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今天的文艺创作而言,互联网不仅是作品传播平台、欣赏消费平台,更是文艺创作的生产工具、文艺评价的关键指标。“互联网”作为文艺创作生产关键词的地位不断凸显。而网络文艺最深厚的根基在于被互联网联系起来的人民生活。涌动于网络文艺大潮深处的,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象。互联网带来的新交往方式让自我表达变得便捷,也促使个体的文化需求在互相印证中被确认为共同的文化想象和审美诉求。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其中,未成年网民规模2023年已上升至1.96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同时,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当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运用互联网进行表达自我和文化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文艺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早已在互联网的广泛介入中深刻重构。作品抵达受众才能最终完成,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送的主渠道。创作与评论如文艺的鸟之双翼,互联网积累的庞大数据早已是评论不可忽视的度量衡、创作必须时时关注的风向标。
这些日积累月的变化既给网络文艺注入内在动力,也影响着它的样态和走向,推动其在量的增长中迎来质的提升,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中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创造力,在价值观校准和审美追求的提升中融入主流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品化、主流化,既是社会对网络文艺的迫切要求,也是网络文艺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繁荣网络文艺关键在于推出网络文艺精品力作。“互联网+文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创作红利,这笔红利用得好不好、效益高不高,能否真正充实壮大主流文化,归根结底也要看网络文艺的创作水平和作品质量。毋庸讳言,即便在治理日趋规范、精品不断涌现的今天,流量至上、审美畸形、技巧稚嫩、制作粗糙等问题依然在网络文艺领域时隐时现。为此,有必要继续强化精品化引导、行业化治理,在网络文艺从“而立”迈向“不惑”的关键时期,去沉疴,治未病,避免“青春的烦恼”累积升级为“中年的焦虑”。这就要求强化行业规划推动和理论评论引导。
应该看到,面对商业资本对于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强大影响,科学高效的网络文艺治理机制和行业组织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健全;面对平台作为网络文艺通向受众的“守门人”地位日益凸显的境况,亟须优化互联网平台治理,营造符合网络文艺创作规律的平台生态,推动大平台与好内容相得益彰、正能量与大流量相互赋能;面对算法过度介入网络文艺生产创作传播链条,亟须规避和突破“审美茧房”对创作的桎梏,保护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新鲜的审美体验保留足够空间;面对网络文艺带来的独特文化体验以及网络文艺内部日新月异的类型和样式迭代,亟须建构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网络文艺理论和政策话语,创造出更多符合网络文艺实际,接驳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话语的原创性概念和范畴;面对网络文艺不断加快的精品化、主流化进程,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文艺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风尚、引领审美的作用,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网络文艺磅礴力量。前浪奏响澎湃曲,后浪奋进更磅礴。网络文艺必将在主流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铸就辉煌。
(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