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家住在鲁中山区。一天凌晨,或许是被某个梦惊醒,我早早地睁开了眼。窗外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只有猫头鹰的叫声偶尔划破夜的寂静。就在这时,我隐约听见屋外传来柴火噼啪作响的声音——是母亲吗?那时,我们住的平房没有灶屋,母亲常常在门前用几块砖支起圆圆的铁鏊子,然后蹲在地上摊煎饼。
我悄悄起身,披上棉衣,走出房门。门外,雪花无声地飘落,地上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绒毯。果不其然,在微弱火光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戴着一条紫色的头巾,头巾上落着几片晶莹的雪花。她坐在低矮的鏊子前,熟练地翻动着煎饼,一旁的竹篾篮里,已经堆起了厚厚的一摞,那是我们家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吃食。见我这么早起来,母亲有些惊讶,随即温柔地催促:“天冷,快回屋去睡,别冻坏了。”那一刻,更多的雪花飘落在母亲身上。
时光如梭,转眼间到了世纪之交。那年冬天,我要去千里之外的南方工作了。出发的前夜,母亲为我包了韭菜肉馅的水饺,那是我记忆中最鲜美的味道。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我轻声诉说着自己的理想与希冀,而母亲,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眼中含着不舍。临行时,母亲从口袋里拿出一千块钱塞给我,说:“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
那天,母亲把我送到车站。我上了车,车缓缓开动。透过车窗回望,只见母亲一直站在路边,雪花纷纷扬扬,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中。
岁月悠悠,转眼间,又是二十年。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我与孩子在老家度过了一个漫长而难忘的寒假。假期结束,要回南方了,那时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她仍为我们包了水饺,那是她最后一次用这种方式表达她的爱。她执意要下楼送我们,她的手紧紧地抓住单元门的门框,仿佛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只为多看我们一眼。那天,天上下着雪,雪花模糊了我的视线。母亲站在雪中,向我们挥手告别,久久地伫立。
那是落在母亲身上的最后一场雪。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再也不能下楼,后来,连房间的门也出不了了。
如今,每当雪花落下,我总会想起母亲。站在记忆的门槛上回望,那一次次雪落,是对母亲的温柔抚摸,是对母爱的深沉致敬,也是我生命中最动人的风景。
(作者: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