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记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

    作者:本报记者 丁艳 本报通讯员 苗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04版)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游客纷至沓来,考察团络绎不绝……从寂寂无闻到声名鹊起,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实现了蝶变,而这一切离不开95后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4年的努力。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去。”2020年底,响应市、区组织部门“头雁回归”的号召,23岁的张桂芳报名参加三家村选举,并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全票当选、在村民大会上获得890票的高票支持。

      三家村是典型的“留守村”,户籍人口1420人,常住的400来人,以老人居多,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差、缺乏人才和名气的小村庄,发展严重受制约。

      “村庄要发展,首先要让外界知道有这个村庄。”张桂芳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她积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并在网上挖掘新思路,通过大量阅读和研究成功案例,找到一个突破口——绘制“彩虹村”,提升村庄知名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庄注入新活力。

      2021年6月,三家村第一次以“彩虹村”的形象被大众知道。此后,三家村知名度大幅提升,成了网红打卡地,昔日不知名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绘制“彩虹村”让村子变美了,也奠定了三家村发展的基础,更点燃了全村人的憧憬和希望。然而,2021年7月的一场特大暴雨给三家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刚修好的河道被冲毁,农田被淹,来往的道路被冲断,自来水管道也被冲坏,“彩虹村”损失惨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张桂芳带着村干部没日没夜地抢险救灾,还为村子及其所在的石林镇争取到了近400万元的物资,帮助乡亲们度过了灾后难熬的日子。

      灾后重建,张桂芳不仅关注基础设施恢复,还着眼村庄长远发展,积极争取资金,修建了村口坑塘,方便村民浇地,还改造了自来水管网。

      “只有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大家的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高。”张桂芳说。

      随着知名度提升,社会各界纷纷向三家村表达合作意向。种南瓜的浙商老金通过网络关注到三家村,经过洽谈,他利用村内流转的500亩土地种植蜜本南瓜。当年,三家村的村民就从流转土地、务工等项目获得18万元的流转费、30多万元的劳务费,户均增收5800元。这更加增强了张桂芳借助网络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

      利用流量优势,张桂芳线上销售小米。短短一个月时间,3万多斤小米销售一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0万元,带动23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同时,该村还采取“线上直播+推广+合作”的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增收。

      “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年轻人能大有作为。”张桂芳言语铿锵。

      (本报记者 丁艳 本报通讯员 苗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