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赋能山地文旅产业新发展

    作者:彭芳 杨炀 李显 《光明日报》( 2025年01月02日 09版)

      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的新征程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积极响应“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持续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的号召,坚持立德树人,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贵州山地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

    立足地方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学院积极服务贵州省“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自2016年起,开展以提升学生山地旅游产业服务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突出山地特色的“344”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管理思维、服务思维、创新思维3种思维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整体观和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4种能力为主体,以“课证赛岗”为实施路径的“3种思维+4种能力+4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人才培养需求,学院统筹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修订机制,吸纳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家长代表等群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山地旅游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

    围绕“4种能力” 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学院以实现4种能力培养为目标,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化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学院将山地文化融入山地旅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培养目标的联系,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相关专业教学资源融合,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课程群”“理论课程群”“专业实践课程群”“特色课程群”等,开发“山地旅游”“金州旅游英语”“山地户外运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及“山地户外休闲运动”等特色课程,把教师科研项目成果、虚拟仿真技术、知识图谱等融入课程教学,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育人路径 实现“课证赛岗”联通

      学院立足专业优势和学校资源优势,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科学开发多维立体实践平台,实施“课证赛岗”的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构建培养学生服务能力的“产—教—学—研”育人体系。学生以专业课程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企业调研等形式接触不同的企业,提前适应旅游市场、企业岗位及职场文化,缩短从校园到岗位的过渡期,实现高质量就业。此外,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证与竞赛,逐步形成教师倾心教学,学生乐于受教的良好氛围,锤炼学生学习思维,增强学生对山地旅游的认知和服务意识。

      学院以山地旅游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3种思维、4种能力、4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作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育人效果显著。2021年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获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多名学生获黔西南州“十佳优秀导游奖”等荣誉。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酒店、景区、旅行社的骨干力量,为贵州山地旅游发展贡献力量。学院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在课程建设方面,“山地户外运动虚拟仿真实验”“模拟导游”“旅游学概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5门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教研、教改项目获贵州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项,获校级立项建设23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山地旅游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下一步,学院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积极为贵州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继续坚持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使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彭芳 杨炀 李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