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的儿童小说《大河的歌谣》(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入选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选取黄河作为叙事背景,体现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敬意和可贵的探索精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地理上的河流,更是文化上的河流,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小说提供充足的素材和广阔的意蕴空间。作者通过将黄河、古诗词、豫剧等文化符号融入小说,力图实现对黄河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动态演示。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尊崇的基石之上,作者更是通过创新性表达,让这些文化元素焕发出新的旺盛生命力。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物质遗产的总和,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它不仅为故事提供丰富的背景和情境,而且通过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和主题价值的生成,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作者在“黄河”这样一幅宏大厚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泼墨山水画之上,又采用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凭借色彩明亮灵动、线条流畅细腻、笔法刚柔交错的手法,描摹出以白藕、马槐为代表的乡村少年形象。在奔流向前的时代长卷中,孩子们经历着个体与社会的碰撞,不断探索自我、认识社会,得到心灵的成长。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合,童年成长的主题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也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的时代价值。
孩子们在候鸟保护的课题中所面临的游戏、学习、家庭琐事,构成丰盈的个体叙事肌理。高远的文化意蕴和社会场景,与这些具体而微的个体叙事,二者相互映照,又呈现出层次感,营造一幅个体与时代共振的画卷。在《麻雀台》一章中,类似放羊、豫剧、锅盔、“火车头”棉帽、芦苇凉席等日常生活印记随处可见,发挥着风物在文本中的见证和旁观价值。为了增加历史的光晕,作者还设置了麻雀台村的老牌坊。随着黄河决口,老牌坊已被湮没在时光里。通过作家的书写编织和读者的凝视感受,这些寻常的事物超脱日常的范畴,生发出更多的意义,呈现出匠心雕琢的现实质感。曾经矗立在村口、雕梁画栋的老牌坊,是劳动人民在这片土地生存繁衍的文物证据,也是乡村生活的一种象征。
地域性书写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为文本找到一个接地气、有烟火气的时空维度,是作家创作抵达现实性和普遍性文学想象的涉渡之舟。小说中,随处可能发生的普泛性细节,只有放置在某个更为鲜活的场域之中,才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生长出更为茂密的文学想象。
同理,喜爱候鸟的孩子们争当“护鸟天使”,宠爱弟弟而又热爱摩托车的清河,这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只有放置在某种闪亮的舞台,比如山东小村庄旁的九曲黄河滩,才会与黄河流域孕育的农耕文明、中原文化等发生相互交融,从而发掘出“大河的歌谣”的时代价值、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我想,也正是洞见到这一层逻辑,作者才把这本书命名为《大河的歌谣》。也只有领悟文本深处的文化价值面向,读者才会闻弦赏音,体会《大河的歌谣》的旋律之美。
自觉的地方性书写和动态的接受阅读过程,重新阐释地域文化,构建起超越地域的桥梁纽带,从而生成更为宏观的时代性和普遍性面向。地鵏、天鹅、白鹭等候鸟与喜鹊、布谷等留鸟,聚集在黄河滩一个叫麻雀台、即将搬迁的小村庄,自然而然地衍生出空间的错位、时间的流逝,以及河流的流动感,这些都为读者思考关于生态保护、农耕文明、生存繁衍等普遍主题提供生动鲜活的养料。白藕爷爷曾经因为救助地鵏而登上省报的新闻,这张报纸被拿来当作护鸟主题展览的重要元素,这既是家庭中对生态保护意识的代际传承,更是黄河流域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等优良传统的缩影。
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有兄友弟恭、道法自然的淳朴,也提到世俗性的瑕疵。作者把童年建构在现实生活之中,从而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复杂的灵魂向度和多元的精神面貌。在弟弟马槐发现哥哥清河的秘密之后,马槐选择直面并与哥哥对话,选择主动向白藕道歉请求原谅,而不是逃避躲闪。对过往的反思,本质上意味着马槐个人主体性的觉醒、价值观的重塑和人格的完善。白藕和马槐在这段时光里,不断追问有关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家庭温情等的人生课题,在成长中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理解自然与认识社会。这种不断寻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正是童年成长的内核性愿景。
《大河的歌谣》展现当代少年在祖国蓬勃发展、自然环境持续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的心灵成长史,折射和传递出黄河文化蕴含的深刻时代价值、崇高精神追求和深沉道德品格,实现对儿童成长主题更为宽阔、开放的文学想象。
(作者:周长超,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