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王鸿儒都会来到智能车竞赛实验室打卡——测试智能车的各项参数,研究车子上坡、俯冲、急转、冲刺过程中的每个程序设计。日复一日,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最终,他和团队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精神?这可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要探索的大学问,也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葛泉波说。
依托本科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与多所院校联合办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坚实的研学平台。同时该学院还与省内一些企业深度合作,开设相关专业拔尖班,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提供多元化选修课程,建立灵活的学分互认机制,提升学生多维创新能力。
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杨超允看来,自己进行科研探索的动力来源于导师夏旻的孜孜教诲,“夏教授不仅传授我们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突破”。
在夏旻的教导下,杨超允主持了国家级“大创项目”并顺利结题;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一篇……
据了解,该学院培育出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优良的师资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单靠学书本不行,有了实操训练才能更好理解知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赵颖超受益于科教融合的实训体系建设,在理论通向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学院在科教融合实训体系建设上下足了功夫。”葛泉波表示,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利用企业的实训基地,开设专业拔尖班,更新和优化实训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通过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多样化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多学科思维和跨界创新能力。
“学院建立了‘产学研互通’的培养机制和体系、‘多维立体’的教学体系以及‘科教融汇’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培厚成长的沃土,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贤芳表示。
(本报记者 苏雁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