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教联体”建设应以学校为圆心,由学校主导。学校为何须承担起这一任务,又该如何完成这一使命?
“教联体”建设,学校具有天然优势和独特作用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正式提出要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专门教育的专业机构,学校教育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在协调家校社关系、推进协同育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协同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
因此,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在“教联体”建设中处在“圆心”地位。“圆心”,一方面指学校是连接家庭与社会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应通过责任、资源、空间等方面的联动,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实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模式;另一方面,肯定了学校是育人工作的核心,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都要联动起来配合学校完成资源整合和保障工作。
了解学生发展诉求,协同家社共同应对
通过“教联体”建设,学校要以问题为导向,有效破解学生成长中家长最关心、社会最关切的突出问题。例如,“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网络成瘾、负面情绪频发等问题,都亟待关注。此外,学校在安全教育、思政教育等方面也亟待整合多方资源。因此,学校应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发展诉求以及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协同家社共同商定有效应对的方案与举措,形成学有良教、家有良方、社有良策的科学育人模式。
同时,学校要做好资源整合利用,建立立体化、宽领域的教育行动体系。要依据自身教育需求,主动引入优质育人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空间、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实践育人。通过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助互享,为学校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提供全方位保障。
达成共识实现共振,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馆校共建”,厚植家国情怀。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及抗战重要纪念节点等为契机,组织学生参观展陈,参与资料整理、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贴近实际的思政教育和实践体验,引导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医校互促”,呵护心理健康。学校要积极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医校协同机制,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原则,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学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授课,提升师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畅通的转介通道;与家长共同研判精神或心理出现问题孩子的治疗、复学与后续复查方案;从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问题识别、科学诊疗、跟踪回访等多方面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坚持“体教互融”,锻造健康体魄。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拓宽课程领域;利用课间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到户外、享受大自然;组织和参与校内、校际、跨区域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多奔跑、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坚持“家校互动”,凝聚育儿共识。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指导优势,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家访、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建立常态化家校沟通机制;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基于家长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与家长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实现共振,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校社联合”,提升综合素养。学校要在校社合作中深植“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利用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科技场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周边高校、企业、街道及相关社会资源单位等优质资源,实现育人资源供给与学生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开展读书行动、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科学教育促进计划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打造综合素质培育体系,使学生在多方面均衡发展。
坚持“警校联动”,筑牢安全防线。学校要做好“警+校”的共育共建共治工作,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邀请公安宣传人员进校园,为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定期协同消防、派出所等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对校园安保力量的指导和培训;与辖区交警一起做好学校护学岗工作,共同维护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和交通秩序。总之,全力为学校师生构造安全“防护网”。
《方案》也提出,“教联体”建设是以区域为主体,因此,各地要通过组建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的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为学校在协同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相关条件保障,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作者:边玉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