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作为一名农技人员,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是,金秋时节行走在贵阳贵安高峰镇龙宝村的大坝上,沃野间处处是丰收的讯息,迎面是一张张村民们的笑颜。
2003年,我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从江苏来到贵州,在贵州田间地头扎下了根。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好养活的洋芋成了重要粮食作物。为确保农户不错过洋芋病虫害防控时机,我们引进、消化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根据贵州本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成功研发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可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预警和防控指导。历经10年优化迭代,该项技术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推广应用,2013年至2022年有效推广面积1998.23万亩,累计挽回损失443.73万吨。
受地理环境制约,贵州茶产业存在单产低、销路难等问题。为教会茶农精准识别茶园杂草、科学种出绿色好茶,2017年至2020年的4年间,我遍访贵州茶叶主产县大小茶园,展开茶园杂草种类、草相及优势种群等调查研究,拍摄了数万张茶园杂草图片,共采集收录了49科168种茶园杂草,主编出版了《茶园杂草彩色图谱》,成功填补了贵州茶产业在该领域的空白。
服务乡村,我努力把技术送到更多群众的手中。2022年,我来到龙宝村,全程参与了龙宝大坝改革试验示范田建设工作。3年里,我与团队成员运用植保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技术在龙宝千亩大坝上建起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联网系统”,利用大数据模型预测病虫发生趋势并精准预警,织密了粮食安全“保障网”。同时,我们以农业科技投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开辟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服务适度规模经营”双重路径,提炼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宝种粮”模式。2022年至今,龙宝村新型经营主体从零增至现在的27个,2024年托管流转土地面积1981亩,亩均降低成本约550元,实现了亩均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收入的有效提升。
迈步乡村振兴路,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在广袤田野间推广好农业技术,为科技兴农贡献智慧力量。
(本报记者陈冠合、吕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