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20多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积极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紧扣丝绸产业作为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打造“起于桑蚕、专于学科、立于产业”为内涵的纺织学科文化,有机贯通于文化育人全过程,打造基于学科文化、面向受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志智双扶”育人工程,彰显立德树人时代内蕴。
聚焦本义 以学科文化唤醒“志智双动”之心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学科筚路蓝缕的成长史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励志教育教材,对身处纺织学科的学生来说有着天然亲切感和认同感。
作为学校学科高地,学院紧扣学科特色和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知识、文化、平台等全要素学科资源,构建“课堂、园地、基地、实践队”励志教育矩阵。在“思想根子”上全过程输送励志成才营养,激发学生对旁人有义、对社会有责、对国家有用的责任感;在“行为链路”上搭建管理服务平台,成立“四助服务中心”,常年实施表单式服务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展现自信阳光风貌,运用所学知识投身奉献行动,在“受助、施才、奉献”一体的良性循环中体味作为纺织青年的精神所要和行为所能,进而实现励志精神对受助生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和工作空间的全面塑造。
双向赋能 以学科文化构筑“志智双升”之局
学院坚持以知识与技能“双成长”、保障与激励“双轨制”为导向,围绕学科文化内核,丰富文化实践介质,构建具有学科文化色彩的本领训练模式。建设“三丝”励志志愿服务团和“纺织丝绸文化科普基地”,开展“智育+劳育”的志愿服务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纺织丝绸文化融入廉洁教育、始业教育、职业教育,打造文化微课25部,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扎染、蜡染、绸扇绘画等丝绸文化活动20多场,覆盖学生超过2万人次,将基地打造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打造集“挖掘、体验、传播、展示”于一体的文化创新品牌“千丝万里”,组织12支队伍分赴全国13个省份开展非遗活化实践活动,调研传播20余个纺织非遗技艺,并依托“‘我在校园看家乡非遗’课堂”,让充满学科味道的非遗飞入百姓家。事迹受到省级主流媒体报道7次,相关成果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典型案例”、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一等奖。
协同创新 以学科文化凝聚“志智双扶”之力
学院从培育文化自信和学科自信的双重意义出发,明晰资助工作在“立德”与“立业”、“单助”与“多助”辩证统一中的工作站位。学院把学科文化嵌入高校资助育人中,积极运用高等教育规律,解析高校资助育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内涵、外延,从而链接更加具有认同感的育人力量,激发更为多元、多层、多维的协同创新力量。
学院发挥纺织学科服务产业、牵引行业、聚拢企业的效能。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开发校园“勤义园”桑蚕劳动教育基地,设置导师助理、班主任助理、“一网请慎”防诈宣传岗、实验室安全检查岗等实践岗,让学生在学科文化环境中检验自身本领;延伸协同育人触角,引入社会爱心基金6项,聘任校友企业导师20多人,定向建立企业实践基地18个,与2个省级赛事主办方、3个地方文创协会建立志愿服务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实战锻炼“100%”供给。
近3年,学院有一半以上的受助生凭借出众的综合素养获得奖学金,55%的本科毕业生考上研究生,近10%的研究生获得读博资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浙江省研究生“三助”岗位之星等荣誉,获省级以上奖励300多人次。
(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