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内蒙古鄂尔多斯:聚英才 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6日 04版)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它们见证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才发展的一个个“高光”时刻。从“人才新政”1.0版到“人才新政”2.0版,人才变量正转化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增量。

      “我们将2024年作为‘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启动年,制定《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

      鄂尔多斯在吸引创新人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实招。通过举办两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投身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王龙、孔祥辉、李瑞平三人正在探讨节能降耗的问题。“想用我们专业所长,让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结出‘绿色’果实。”2022年1月,34岁的“海归”王龙,来到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同王龙一道敲开研究院大门的,还有32岁的孔祥辉和31岁的李瑞平。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鄂尔多斯,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看中了鄂尔多斯的科技创新环境!近年来,鄂尔多斯积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人才成长提供优越的创新创业空间,极大提升了人才“聚合力”。

      2024年1月至11月,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8.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90家……

      走进内蒙古双欣环保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姜维正在向新入职的研究人员做着介绍。她说:“在这里我能充分发挥专业学识,每一项科研创新与转化成果都让我很有成就感。”姜维在英国时就与内蒙古双欣环保开展合作项目研究,回国后她担任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谈及这里优越的科研环境,她十分满意。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人才科创载体平台35家、自治区级以上人才科创载体平台400余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1609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2家。

      “没想到工作环境、人文生态这么好,并且很快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等问题,一家人能团聚是我最大的工作保障。”鄂尔多斯市高新区入园企业,内蒙古乾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高级工程师孟凡英说。

      鄂尔多斯市积极营造“暖心留人”良好环境,落实落细各项人才政策,从薪酬、购房、生活服务等方面提升人才的获得感。

      “我个人享受到了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补贴以及科研资助等‘福利礼包’,这里实打实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志飞感慨。

      2024年,鄂尔多斯人才新政“双30条”全面落地,各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已向37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发放资助经费900万元,为2128名人才及28家单位发放奖补经费9665万元,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购房补贴、安家补贴3700余万元。同时,暖心开展服务专家人才活动,在当地优选医疗资源,对接知名医生,为处于管理期内的379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体检卡,为人才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