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湖北十堰:

    武当窑火 电力相助

    作者:本报记者 张锐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曾雨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5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  

      “这个翠绿的瓷瓶真好看,釉面晶莹剔透,光泽动人。”寒冬时节,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桃子村武当窑文化艺术馆,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观赏展架上陈列的各式陶瓷制品。

      “烧制出来的陶瓷色泽纯净,窑变多彩,离不开电窑炉的恒温操作,省时省力又环保。”武当窑文化艺术馆负责人杜见勇说着,将记者引至操作间的一处电窑炉前,打开窑炉,只见里面摆满了各式待烧制的陶瓷坯。

      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从陶瓷坯到陶瓷成品,需要经过高温烧制。以前是烧柴,现在则是用电。

      “电窑炉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也能烧出高品质的陶瓷。”杜见勇说,电窑炉操作简便安全,热效率更高,温度精确可控,而且没有废气排放,更低碳环保。

      但在引进电窑炉之初,电力不足是最让杜见勇头疼的问题。“在烧制过程中,电窑炉经常会跳闸,导致窑温不够,次品率较高。”杜见勇说,烧制瓷器就像蒸馒头,火候不够,蒸出来的馒头半生不熟。

      选择功率较小的电窑炉,一次又只能烧制五六个小件,不能大批量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有时不得不使用柴电混烧窑,既费时费力,也不环保。”杜见勇说。

      今年5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花果供电所在入户走访时,得知了杜见勇的烦心事。现场查勘后,发现武当窑文化艺术村所在的桃子村使用的公变容量仅有50千伏安,无法满足村里当前的用电需求。随后,当地电力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制定增容方案,将5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至400千伏安,同时还新建了一处400千伏安变压器。

      “变压器增容后,彻底解决了烧制陶瓷的用电难题。”杜见勇说,现在,武当窑的三台电窑炉可以同时启动,一次性烧制上百件陶瓷坯,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质量有保障,成品率由此前的80%跃升至目前的97%。

      “2024年3月成立武当窑文化艺术馆,初衷是借助十堰本地富含硒、锶的泥料以及绿松石资源,开发武当窑陶瓷文创产品,传承和发扬武当官窑文化。”张湾区文旅局局长刘涛介绍,600年前,武当官窑是为武当建筑提供琉璃构件的皇家琉璃窑厂,其产出的武当琉璃在色泽、纹理、器型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工艺特征和文化属性。

      如今,武当窑文化艺术馆集陶瓷研发、生产、展览、研学、销售、文旅为一体的产业业态已初具规模。“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订单源源不断,海外市场也在逐步拓展。”杜见勇高兴地说,他希望通过守正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武当官窑陶瓷文化。

      (本报记者 张锐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曾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