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为器官芯片研究贡献才智

    讲述人: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院长、教授 顾忠泽

    作者:本报记者 杜倩 姚昆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05版)

      【一线讲述】

      器官芯片,一片薄薄的巴掌大小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模拟跳动的“心脏”、呼吸的“肺部”等人体器官。微型的“人体器官”在芯片上有序运行,可以模拟“试药”,代替大量的实验动物,大幅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研究器官芯片,绝非易事。早在2012年,我承接“人体器官芯片”课题时,器官芯片尚未在医疗器械和药品应用中得到充分证实。它的构建覆盖多学科交叉研究,面临着细胞培养、芯片材料与加工、微环境构建与器官芯片测量诸多难题。

      依托学校资源,我的团队整合多个学科资源,十年磨一剑,最终攻克了芯片构建与数字化中的精准测量关键核心技术,还解决了器官芯片高精度跨尺度三维打印、功能性细胞外支架材料、细胞力成像、人工智能算法等难题,成功研发了我国自主的微生理模型及测量方法。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核心技术转化成稳定、持续供给的优质产品,推动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于是,2017年我带领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了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4年后,在多方支持下,成功孵化了产业化公司,这也加速了人体器官芯片及配套自动化系统产业化。目前我们团队的相关成果已在100余家企业、医院及研究机构得到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团队联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研发完成我国首例太空器官芯片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分析实现在轨血管的状态监测,致力于解决长期困扰航天飞行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问题,这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具有在轨开展太空器官芯片实验能力的国家。

      前不久,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B/T 44831-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促进行业规范,进一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始终坚信,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前沿领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杜倩、姚昆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