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南海上,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劈波斩浪。狭窄的轮机舱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密布的管线、阀门令人足难挪步、身难直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一位轮机兵坚守了近30年。他就是海口舰技师、一级军士长周帅。
入伍29年,周帅扎根深舱、奋楫争先,参加了3次亚丁湾海域护航和多次军事演习、海上维权等重大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荣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军兴军的忠诚誓言。
1995年末,18岁的周帅离开中原大地的家乡,走进南海之滨的军港,登上战舰,戴上水兵帽、穿上水兵服,加入中国海军队列。经过短暂集训,周帅被带进战舰狭小的轮机舱。他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军人必须坚守阵地。”从这天开始,周帅如同一颗螺丝,拧在战舰轮机舱里将近30年。
“坚守阵地,就必须熟悉阵地。”周帅给自己提出要求,“凡是轮机舱的设备,我都要熟记于心;设备运行声响哪怕再细微,我都要能听出异常。”在周帅住的舱室里,有6个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贮物柜,其中4个装的是上百册笔记本,记录着他多年来工作学习的笔记。而他的床头柜里,则堆放着一沓设备和管线的图纸,全是他一笔一画绘制出来的。“周技师特别好问,我们都被问了个遍。”海口舰干部黄成笑着说。眼看、耳听、心记、嘴问,周帅终于对阵地做到了然于心。当海口舰列装前进行舰员选拔时,周帅虽学历不够格,但凭借精湛的技艺,最终破格进入了海口舰的舰员队列。
那年,先进的燃气轮机逐渐成为海口舰等中国海军大型战舰的主动力设备。柴油机专业出身的周帅刚刚入选海口舰的舰员队列,就决心改学燃气轮机技术:“我不仅要学会,而且一定要学到最好!”面对完全陌生的理论、设备、技术,周帅从头开始熟悉全新的阵地,他反复琢磨,写下近十万字的笔记,终于掌握了燃气轮机的部件性能和操作要领。
“周技师是‘大洋上的听诊师’,听燃气轮机运行的声响,就能辨别有无故障。”与周帅住在同舱室的战士林沣记得,有一次,已入睡的周技师突然从铺位上起身冲出舱门。原来他听出铺位下方的燃气轮机大轴转动声异常,估计是螺旋桨被渔网缠上,于是赶紧打电话反映。后经潜水员查看,情况果然如周帅判断。周帅在海口舰的20年里,先后发现、排除了上百起大小隐患、故障,保障燃气轮机长工时无故障。周帅还先后对海口舰的装备提出了9项改进建议和3项创新发明,都被海口舰的设计、生产单位所采纳,并在同类型的战舰上得到使用推广。
“燃气轮机上有成百上千颗螺丝,仅有我一颗不松动不行,只有拧紧千百颗,形成合力,才能保障正常运行。”周帅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出一个精明强干的水兵团队。战士杨宇航因为粗心差一点酿成重大事故,周帅既对他严厉批评,又细心传授技能,让他受益匪浅,现在杨宇航已担任燃机班长。像杨宇航一样,臧志凯、雷奔天也都在周帅的言传身教下,以过硬的本领和严谨的作风,成长为中国海军万吨级新型驱逐舰的班长骨干。
“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胜者,鼓也。”周帅对此深以为然。他对今年初春上舰的年轻水兵说,平时要注重“三气”的培养,一是“静气”,耐得住、沉得下,坚守阵地;二是“底气”,勤学习、善钻研,增强本领;三是“勇气”,不畏难、不惧强,敢打硬仗。周帅,正在用热血与青春和战友们逐梦深蓝、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刘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