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安徽淮南:土地托管增效益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丁一鸣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6日 10版)

      太阳暖洋洋的,淮河边绿油油的麦苗望不到边。

      12月13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双桥镇,种粮大户潘殿成开车来到田间,看无人机给麦苗打药,“这是我承包的3100亩土地,耕地、播种、打药、施肥、收割,全部委托给‘农管家’打理,半天就把药打完了”。

      双桥镇镇长张玉高告诉记者,双桥镇打造万亩“大托管”示范片,促进农民增收。

      在寿县小甸镇杨圩村,村民徐为利正在麦地里除草。“土地托管给村里,我给自己的土地‘打工’。”徐为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的13.5亩耕地托管给村里,托管收益每年6750元,再加上劳务收入,家里每年增收超2万元。

      前些年,寿县小甸镇抛荒的“冬闲田”面积占耕地面积90%以上,通过整镇推进“大托管”,“冬闲田”实行稻麦轮作,平均产量创新高,16个村居土地托管面积占比高达74%,彻底消除了冬季抛荒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屡屡听到的“托管”,是近年来淮南市积极探索的农业生产新路子,以“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

      “‘两委托’是指农民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明确农民保底收益;村集体将集中起来的土地委托给专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生产。‘两跟进’是指生产要素跟进和配套服务跟进,协助建设高标准农田。‘一托底’则是创新粮食收入等保险产品,对适度规模经营予以托底。”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震宇介绍。

      土地托管出去后,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效益?

      淮南市创新组建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公司,全程参与“大托管”各环节,协调生产要素、跟进社会化服务。

      “我们推行5万亩软麦种植,种子价格较市场价低20%,每亩产量500公斤至600公斤。”安徽农管家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杰表示,该公司负责种子、农资集中采购,省去中间环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粮食品种逐渐统一,品质不断提高。如今,淮南市整合地方农机资源,谋划建设20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以前,受制于地势复杂以及各种因素,耕地碎片化严重,村民各自为营,效益受限不说,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较大,现在把小田变成大田之后,耕地集中连成片,不论是选种、播种还是灾害防治,都能进行机械化作业,既高效又省钱。”吴震宇说。

      “托”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管”解决了如何种地,但农业生产的风险如何保障?

      “如果发生灾情,每亩地会有200元至600元补偿。”曾经在上海打拼的李方迅回到家乡谷贝村,从村委会托管了827亩土地。目前,淮南市有1312个托管300亩以上土地的种粮大户,40岁以下的新农人占比达25%。

      点击“淮南市农业生产大托管网络数字平台”,一个个托管地块一目了然。通过数字平台,该市已实现病虫害防治、产量测算、受灾定损、土地撂荒实时上报统计等“一张图”管理,并接入银行、保险、农资农技等服务平台。

      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告诉记者,推广“大托管”就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报记者 常河 马荣瑞 丁一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