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依托地域优势,围绕红色育人资源,创新实施“党建+美育”协同育人模式,加强系统设计,深化“四个融合”,实施“五大行动”,打造红色育人“金名片”。
加强系统设计 形成思政美育新格局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遵循美育规律,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完善学院党委统一领导、教学系主动作为、职能部门协同落实、全院上下共同参与的红色美育生态圈,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整体推进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和实践美育。
学院立足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建立校内专业教师、退休教师、行业(协会)专家“2+1”红色美育导师团队,打造红色美育课堂,探索形成具有师范特色的思政工作体系。实施“美育初心”行动计划,制定“叔同书院”制(第二课堂)改革及实施办法、非学业因素评价制度、班团绩效综合考核办法等,定期推出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以红色美育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党委入选浙江省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艺术教研部教工党支部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浙江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等。
深化“四个融合” 坚定传承红色文化
学院传承百年师范优良教风学风,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把美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打造专业教学精品。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红色教育史专题”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立小学艺术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等教学团队,创新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资源库,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学院深化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叔同书院每学期开设书法、绘画、古筝等课程,创办鹉湖国学社、翰墨书社、飞天舞蹈社,成功打造儿童绘本工作室、拼布艺术工作坊、非遗研究工作室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院深化学演创研融合,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浙样红百年》入选浙江省思政微课大赛,学生连续2年获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比赛一等奖。“你眼中的最美‘窗口’”在浙江省大学生短视频大赛中获特等奖。
深化校内外融合,学院推进“红色1+1+1”服务计划,积极打造校地党建共同体,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红色美育实践共同体,协同成立平湖市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联盟,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推进校地党、团共建“一镇一品”。
实施“五大行动” 打造红色美育金名片
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行动,依托省级师范教育创新工程项目、线上一流课程建设,将“红色美育”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培育“红色美育”精品在线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美育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立项教育部课题1项。
学院大力推进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强化各专业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艺术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教师创作《有你》《中国精神》《肩膀》等主旋律歌曲,《红歌集》成功出版。
学院大力推进红色美育实践活动普及行动,每学期开展师范生技能活动月,形成以班级为单位的展示交流、全员参与的展演模式。推进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七彩拼布”艺术工作坊荣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一等奖。
学院大力推进校园红色美育文化营造行动,创作包含红船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红色小品,运用绘画、版画、书法作品、经典诗词等生动案例,通过陶艺作品展、儿童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师生自觉涵养师德师风,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大力推进红色美育赋能行动,通过博士工作站、文化特派员等将红色美育资源送到小学、村社区文化礼堂,开展特色音乐党课实践30余场次。与10个村社区、3个企(事)业单位共建文化共同体,共推平湖市钟溪文化、合唱文化、“叔同故里”、《钟溪棹歌》等成为地方特色文化,获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二等奖等国家、省级合唱比赛奖项10余项。
(冯伟芳 卓海丹 朱小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