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凌冬不凋 纹以载道

    ——传统纹饰“忍冬纹”

    作者:谭力铭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6日 16版)

        敦煌壁画中的忍冬纹 作者提供

      【谈文绎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从植物中提取图案,制作成精美的纹样,并赋予它美好的寓意。忍冬纹就是备受人们青睐的一种植物纹样。忍冬俗称金银花,本为草药名,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有学者认为,古代中西亚有对“生命树”的崇拜,其树的枝叶、硕果被做成纹饰,它们被视为忍冬纹的前身。在古埃及,莲花纹、卷草纹、葡萄叶纹和棕榈叶纹等植物纹样被广泛应用。随着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这些植物纹样逐渐传播到西亚地区,并与其他文化元素相融合。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装饰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改变忍冬纹线条的曲直、疏密与粗细,让它呈现出一种规律性与装饰感。古希腊经典的科林斯式柱头的装饰纹样就是忍冬草,整体造型犹如层层环绕的花篮。忍冬纹作为一种优雅且富有动感的植物纹样,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工艺品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忍冬纹被广为传播。

      忍冬纹的传播主要是沿着丝绸之路进行的。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大量外来文化艺术元素被引入国内。忍冬纹作为器物、壁画与商品中的装饰纹样,也随着器物的交换被引入,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忍冬纹最早见于魏晋时期江浙一带的青瓷上。我国早期传统纹样多为动物或几何图形。从魏晋开始,中国装饰纹样开始从动物纹饰向植物纹饰转化。有学者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文化特色概括为“花的文化”。西魏以后,忍冬纹逐渐受本土文化影响,出现新的变化。北魏以后,忍冬纹在我国广为流行,有单叶波状、双叶分枝、穿插缠绕、四叶边锁等造型,基本没有与其他花卉或鸟兽结合的变体。

      忍冬纹多运用于此时期石窟壁画和藻井中,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在一些器物中也可以见到忍冬纹。一个北魏灰陶壶的颈部、肩部和腹部都滚印有忍冬纹,它与弦纹、压印纹共同组成线条流畅的装饰带,呈现出古朴素雅的质感。

      唐代时,忍冬纹被用于织锦饰品和金银器上。忍冬纹逐渐融入本土审美,与莲花纹、云气纹结合,进而形成了唐代典型的纹饰——卷草纹(又称唐草纹)。卷草纹以圆曲的S形最为常见,其造型更加繁复饱满,突出叶片的丰硕之感,具有美满之寓意。宋代,忍冬纹逐渐与缠枝纹等主流纹饰融合,整体造型更趋内敛雅致。明清时,忍冬纹造型更趋细腻,更为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结构繁复的堆砌。

      忍冬纹的传播发展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的传入对忍冬纹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南北朝时期,忍冬纹被大量运用在佛教艺术上。佛教理论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生命的轮回。忍冬纹重复、对称、圆曲舒展的形象,遇寒冬而不凋的特性,与佛教中的轮回观念相契合。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忍冬纹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融合。忍冬纹在佛教石窟、寺庙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忍冬纹本来主要是三维立体的。艺术家巧妙地将三维立体的忍冬压缩、重构,使之呈现为扁平化的二维图像。他们通过淡化明暗对比与立体感的营造,削弱了视觉上的三维效果。他们还将忍冬的外在形态精简为典型的投影形。此外,他们极力缩短透视深度,拉近观者与画面的距离。

      在艺术家手中,忍冬被赋予新的视觉想象。经由艺术手法的精练,它们实现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不再是简单的现实的再现。

      在藻井装饰中,忍冬纹作为重要的边饰和主体纹样之一,与莲花、飞天等其他纹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装饰体系。同时,忍冬纹还经常与其他纹样组合使用,形成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忍冬纹与宝相花图案组合,宝相花图案的中心主体往往为变体牡丹花,四周环绕忍冬纹,两者相辅相成,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在敦煌莫高窟中,忍冬纹还与莲花、飞天、伎乐人物等组合。忍冬纹在装饰中可随画面主体而变化,进而形成了横向忍冬叶片组合、忍冬团花、莲花忍冬纹与对叶单体忍冬纹等装饰样式。

      以单个忍冬叶为基本构建单元,通过精细的排列组合与形态变异,忍冬纹可以创造出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在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等佛教石窟中,无论是石窟的壁画、门窗、栏杆、背光、藻井,还是佛龛的须弥座、龛楣与龛边等,忍冬纹常被用作边饰或背景图案,与佛像、菩萨像等主体图案相得益彰。同时,忍冬纹在佛背光的装饰中改变了北朝佛背光单一火焰纹的传统样式,以流畅俊朗的线条描绘出植物形态。如莫高窟第407窟中主佛像的背光,在背光外环刻画着宽大且生动的火焰纹饰,而身光和头光内层则绘制有忍冬纹饰。忍冬纹与火焰纹的搭配产生强烈的异域装饰效果,增强了壁画整体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器以藏礼,“纹”以载道。因忍冬耐寒不凋的特性,忍冬纹被赋予坚忍不拔的寓意。因忍冬常绿的状态,忍冬纹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忍冬纹常与莲瓣纹等配合使用,代表吉祥如意。在忍冬叶这一装饰元素的运用上,人们以单个忍冬叶为基本构建单元,巧妙将形态各异的忍冬叶精心安排在一个严谨有序的框架之中。它们既遵循对称的原则,展现出内在的和谐统一,又通过均衡的布局,精细的排列组合与形态变异,创造出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

      作为外来植物纹样,忍冬纹经过本土化的演变,最终成为富有特色的中国传统纹样。在今天看来,忍冬纹依然颇具生命力。

      (作者:谭力铭,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