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吉林化工学院:以“三化三建三通”为实践路径 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作者:沈士彬 李瑶 李超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5日 08版)

      吉林化工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三化三建三通”实践路径,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育人新格局,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一体化布局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纵向贯通的“大思政”建设体系

      强化协同联动,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配齐配强“三支队伍”,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课程思政”四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

      推进党建思政融合,建强新时代“马院”。学校党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投入专项经费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软硬件提升建设。积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建实践”特色品牌,探索以“党建+思政”融合模式推动思政课内涵建设的新路径。

      统筹育人资源,优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校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吉林化工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围绕“十大育人”体系确定专项工作和重点任务,夯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外国语学院获评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并通过验收。

    坚持多元化协同 注重系统集成

    组建横向互通的“大思政”建设场域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思政课,积极推进“理论专家进院系”。加强思政课程群建设,将“四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体系。202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强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吉林化工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专业特点,在“课程思政有基础、思政元素较充足,能体现学科优势、教学优势、课程优势”的专业中培育和遴选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汇聚思政队伍“大合力”。学校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行动,成立思政课“名师教学工作坊”,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评选,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构建“353”辅导员培训体系,开展“学工论坛”,举办“辅导员之夜”“辅导员军事素质训练营”等活动。

    坚持项目化实践 聚焦成果导向

    搭建深度融通的“大思政”建设平台

      建设实践育人大课堂。学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好社会大资源、激发社会大能量。学校在红旗渠精神发源地林州挂牌成立红色教育基地,与延边州等地共建吉林化工学院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立体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搭建文化育人大平台。学校党委深入实施“文化培元工程”,扎实推进制度文化,涵养塑造行为文化,不断丰富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精神内核。成功打造“玉龙新闻奖”“廉政文化月”等学校文化品牌,“满族射艺”项目获“吉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石油和化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拓展第二课堂新载体。学校积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学校授牌孔子学堂;学校与舒兰团市委开展校地共建,与吉林市龙潭区对接共建社区实践基地。近5年,3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西藏、贵州等边疆县(区),734名学生参军入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省属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2项、省部级奖项1046项,进入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前200名。

      未来,吉林化工学院将持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打造成为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更多国家石油和化工领域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

      (作者:沈士彬 李瑶 李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