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千古名篇的传世魅力

    作者:吴占勇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4日 15版)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季播节目《宗师列传》系列第二季《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节目以传唱千古的唐诗名篇为主线,以多重时空的情景演绎为载体,生动讲述十余位唐代著名诗人传奇的人生故事,呈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诗作蕴含的生命哲思。

      诗歌是共情的艺术,诗作中的意境与思想,常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采用电影化拍摄的手法,呈现诗人的人生经历。节目第一期讲述大唐初期繁复华丽、细腻缠绵的“宫体诗”占据文坛主流地位的背景下,“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勇于突破固有观念,主张诗歌的灵魂不在于辞藻的堆砌,而在于生命的真挚体验与思想的深刻洞察。为了表现这段历史,节目实景演绎“初唐四杰”在寒食节参加斗鸡活动,与诸人因诗作风格发生激烈争执,王勃因此创作《檄英王鸡》的情节,让观众深刻了解初唐诗坛风气和“初唐四杰”的才情与胆识。节目还展示了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表现他如何把山水景象与思想感情合而为一,把唐代山水田园诗推向高峰的过程;聚焦王昌龄的随军经历,讲述他与军营将士同吃同睡、共历生死,并将所见所感倾注于笔尖,写就一首首边塞诗的经历……节目在实景中演绎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重点刻画诗人创作名篇前后的现实际遇和思想状态,将诗歌中所凝结的情感和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由此走进诗人真切的生活场景,体悟诗人的喜怒哀乐,强化了对大唐名诗的理解和感悟。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在实景演绎的基础上,巧妙变换叙事视角,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由主持人与专家学者组成的探访团,在现实时空与历史时空中不断穿梭,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诗知识及其文化价值。探访团成员身着古装穿越到古代拜访诗人,与其交心畅谈。这种对话提供了展现诗人心境的一扇窗,营造出诗人向观众诉说衷肠之感。而回到现实时空,探访团成员围桌而坐,共赏诗歌之韵,共话诗人风骨,从专业评述者的角度解读诗歌的意蕴与思想。在每集节目的尾声,探访团成员还会带领诗人“反向穿越”到现实世界,重访笔下的故土景致。写下“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孟浩然看见曾经垂钓的地方,如今已经是一片繁华城景;王昌龄惊觉当年“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荒凉塞外,今已变为新能源基地;李白发现自己“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的梦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自主研发的火箭能腾空而起,直上云霄。编导将两种时空结合,形成“演绎-对话-评述”相嵌套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古今交融的诗歌世界体悟文学之美。

      节目以人释诗、以诗观史、以史鉴今,着力挖掘诗人、诗歌背后不朽的思想价值。“初唐四杰”用毕生努力改变诗坛之风,这是文人风骨与理想信念的直接体现,启示后人要勇于面对创新发展中的困境与挑战;王维、孟浩然宁静别致的田园诗,体现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与当下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交相辉映。大唐文人的精神气魄和民族智慧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互相映衬,绘就一幅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赓续、创新发展的恢宏画卷。

      (作者:吴占勇,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