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湖南省衡南县云集街道普贤村,只见山坡上种满了油茶树,洁白的油茶花在枝头绽放。
“2018年,我流转了128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油茶。油茶从苗到果需要5年时间,从去年开始,我的油茶树开始挂果,今年摘了3万多斤油茶果,大概挣了6万多块钱。等到了丰产期,亩产会提高到1000斤,挣得就更多了。”油茶种植大户盛建明话语里透着自豪。
衡南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时间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规模上不去、市场打不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品牌,未能形成气候。
2018年,衡南县投资2000万元新建湖南省一流的大三湘现代化优质油茶苗木生产基地,从国家林草局主推油茶品种中,筛选出“三华”“湘林210”等8个最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并严格分品系进行嫁接、培育、供苗。这里每年出圃优质油茶苗木600万株,有力保障了本县及周边县市油茶苗木品质和需求。
目前,普贤村正以大三湘油茶庄园建设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村民房前屋后种植油茶,打造微型油茶庄园,逐步发展出小规模庄园模式,接轨精品村创建,同步建设“微果园”“微菜园”。目前,全村已成功发展油茶产业5000余亩,带动村民稳岗就业。2023年,普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预计2024年可突破100万元。
湖南省桃江县拥有竹林115万亩,楠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竹林成为当地的美丽风景,竹子产业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这是今年3月的春笋。”桃江县马迹塘笋竹产业园内,桃江极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意向记者展示了刚从冻库中取出的春笋。
令记者感到惊奇的是,经过大半年时间,这颗春笋却新鲜如初!
“传统的保存方式是把它制成笋干,但会失去鲜甜味道。”朱意介绍,该公司采用行业领先的速冻锁鲜、冷冻储藏技术,“锁住”了笋的营养和口感。
冰鲜笋只是桃江竹产业众多创新形态中的一角。近年来,桃江大力推动特色竹产业“全链条重塑、全领域应用、全方位融合”,打造绿色优质协同高效的“旅文体康”融合发展产业链群,带动16万从业人员本地就业,人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竹材料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碳基材料、硬碳负极材料、竹缠绕管道、竹建材等。”桃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夏薇说。
地处洞庭湖西滨的汉寿县,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农业发展提振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甲鱼养殖。
得益于汉寿适宜的水域环境和气候,当地重点开展甲鱼培育,汉寿甲鱼成为全国龟鳖类唯一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双地标”产品。
在汉寿华甲农业集团甲鱼养殖区,只见村民拿专用钩在养殖池里一探,一只甲鱼就被捞出,成箱的甲鱼用水清洗干净后,迅速装袋装车起运。
而在另一片养殖池,工人冯贤友展示了“弹打甲鱼”非遗技艺,通过钓竿精准钓起指定重量的单只甲鱼,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目前,汉寿全县甲鱼养殖面积达18.2万亩,年产稚鳖1亿只,商品鳖4.5万吨,年产值80亿元。汉寿华甲农业集团负责人杨常林介绍,作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公司采取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共同体,带动3123户开展甲鱼养殖,规模达13000亩水面。
离开甲鱼养殖区,近处,“汉寿甲鱼甲天下”标牌格外醒目;远处高架桥上,一辆动车组列车飞驰而过……
(本报记者 龙军 赵嘉伟 陈城 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