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南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优化传统体育课程群 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程丽芬 徐亮 王程辉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2日 03版)

      近年来,南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始终秉持“传承传统体育、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创建“二融合四举措”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高阶能力。

    “二融合” 构建学习共同体

      学院构建“二融合”育人模式,即通过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相融合、教师教学和导师引导相融合构建学习共同体,从学生的学业到生活,从教师发展到素质提升,实现团结协作、全程育人,以共同完成培养任务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充分运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委员会”“江西民俗体育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开展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区域红色体育文化等方面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学院参与完成《江西省基础教育发展蓝皮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2022)》等传统体育教育、研究政策的制定研讨、调研、起草工作,将体育与江西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为江西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四举措” 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学院打造“四举措”育人模式,即采用“课程思政引领、问题导向启迪、立体化教学提质、社会服务增效”四项举措,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问题导向、深化改革、持续改进,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坚持课程思政引领,在思想上、理念上和行动上切实推进育教融合。学院在党建、教学、学工层面积极协同,保持联动,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做到门门有思政,三全强育人。在武术、跳绳、舞龙、红色体育游戏等传统体育课程中思政育人成效显著。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生,始终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担任体育教学和“光明行”跳绳队的体训工作,入围2020年“感动中国”候选人物,2024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

      坚持问题导向启迪,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围绕“五位一体”的实践平台,开展千人跳绳、千人太极、百龙相争等活动,打通传统体育课程群联系路径,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备考、研讨、参加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技能,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激发传统项目在校园里“发芽”,引起学生重视传统项目,让传统体育在校园里“开花”,并结出文化自信“果实”。

      坚持立体化教学提质,提升学生专业创造力。学院围绕师范专业本色以立才、立能、立德为教学目的,构建以“术”为厚,立“德”为重的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创新全方位、全天候便于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双创”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创新思维融入教学,形成传统体育课程群,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和核心创造力。

      坚持社会服务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教学、体育竞赛和社会服务,积极推动江西省体育教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载体作用。学院传统体育课程群强调“团结合作”精神,注重实践教学,设置江西民俗传统体育研究方向,不断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学校推动民俗体育“大余旁牌阵”“城南龙灯”进校园,推动非遗传承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南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积极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构建“二融合四举措”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魂”、学科建设为“基”、专业发展为“本”、学术支撑为“道”的发展理念,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为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质量体育人才而努力奋斗。

      (作者:程丽芬 徐亮 王程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