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作为一名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回顾自己的学习阶段,我深刻体会到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在母校北京邮电大学悉心培养下,我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在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入学时,我们通过“新生第一课”对研究生培养计划有了详细了解,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研究生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学校以“网络强国、网信报国”为使命,致力于培养一流的信息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很注重对我们专业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除了严谨翔实的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创新性的交叉学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通过课程学习、交流探讨和实践作业,我掌握了前沿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建立了“鸿雁+”研究生思政体系,强化我们的政治觉悟。校园内开展的爱国主义、科学道德、综合素质、导学文化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也令我在思想上、认识上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一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牢牢记住了总书记对科研工作者的殷切嘱托:“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的确,科技创新绝不应限于纸上谈兵,而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我从此更加坚定了服务人民的信念,并决心将个人课题研究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有幸参与了雄安新区交通设施数字化建设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紧密对接新区“地下一座城”建设和“北斗+5G”产业赋能的国家倡导,努力解决地下行人与车辆定位导航难题。我们与中国铁塔、河北交通投资集团等企业合作,为产业园区、高速隧道等场景提供定位导航能力。在研发阶段,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试验场地和技术支持,帮助我们完成了实验平台建设和概念孵化。学校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优化过程管理,为我们项目中多项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持。科研项目的探索和磨砺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正是得益于学校构建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才使我在面临挑战时更加坚定了攻坚克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