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洱海之畔共议生态友好现代化

    ——来自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的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徐鑫雨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22日 08版)

      晨曦初露,洱海宛如一颗镶嵌在高原的璀璨明珠。碧波荡漾的湖面,一朵朵海菜花悠然绽放,一条条鱼儿穿梭其间,水鸟或低飞掠过水面,或悠然站立于浅滩,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曾经,洱海深受水质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的困扰。现在,随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洱海实现了“一湖清水还复来”。洱海治理提供了怎样的经验?未来如何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10月19日,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近300名中外嘉宾围绕“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主题,研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行走在洱海边,一度消失的海菜花重现。洱海水质连续多年保持优良水平,湖体透明度提升至2.29米,彰显了洱海治理成效。

      近年来,大理坚持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协同发力,统筹实施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变化规律研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难点科技攻关,建成覆盖洱海流域的“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科学、精准、高效的保护治理。

      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离不开农业绿色发展。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享了农业绿色转型的真知灼见。

      中国农科院天津环保所大理实验站常务副站长沈仕洲呼吁:“我们要建立起系统农业的概念,不是只研究绿色种植、绿色养殖,而应该是循环体系。”

      从抢救模式到综合治理,再到精准治理,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伟介绍:“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化肥减量、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种植模式研发和推广等方式,如今洱海流域80%以上为高标准农田,全流域粪污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对于洱海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成效,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深有感触:“我们改变了过去以大水大肥为主的种植方法,按照科技小院的数字技术,现在我们精准施肥、节水节肥。村里很多人家开起了民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何利成口中的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牵头成立的一种创新模式。2021年以来,古生村科技小院扎根大理,创建了污染防治、绿色种植和农民增收一体化的“大理模式”,为生态保护治理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示范样板。

      据了解,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发展全局,大理跳出洱海谋发展,走出流域找拓展:工业“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聚企成链,乳业、核桃、水果等“苍洱名品”提质创优,持续擦亮“漫步苍洱”文旅品牌,大理年游客接待量已接近一亿人次。

      (本报记者 徐鑫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