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红色包钢”再铸辉煌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李佳敏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9日 03版)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当熟悉的《草原晨曲》响起,让人们不禁想起草原钢城内蒙古包头市,想起包钢建设的那个火热年代。

      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和内蒙古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结束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历史。同时,一座钢铁之城崛起在祖国正北方。

      1959年9月26日5时55分,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周总理专程参加包钢1号高炉提前出铁庆祝盛典,红色钢城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

      2024年10月15日,包钢迎来了成立70周年、周总理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65周年纪念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向未来战略发展研讨暨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包头举办。同时,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仪式也于15日举行。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包钢飞速发展,累计产钢近3亿吨、实现利税达1300亿元,拉动9万多家企业合作共赢,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挺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

    从“手无寸铁”到“百种钢”

      新中国成立伊始,确立了以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五”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提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布局,包钢正是“三大”之一。1954年,包钢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中打下地理坐标。经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批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业之子——包钢,在这片土地上重重挖下建设的第一铲。

      包钢的建设,是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万事开头难,早在建厂筹备阶段,包钢就面临着技术、人才、工人短缺等难题。“包头当时的现代化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自然条件恶劣。”包钢第一代建设者葛桂林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为解决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建设委员会、北京大学等单位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为解决人才和技术工人问题,1955年2月,鞍山钢铁公司支援包钢建设的第一批人员到达包头;1957年,国家又从鞍钢调入技术领导干部35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10多万名建设者先后汇聚北部边疆,同内蒙古人民一道,在荒滩戈壁上,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90岁的葛桂林动情地回忆:“全国20个省区市,55个地市,700多个大大小小的单位,都来支援包钢的建设。”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包钢职工焕发出极大的革命干劲,加快了包钢的建设步伐。1960年2号高炉建成投产……1975年7月,包钢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批石油套管,结束了中国石油套管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从“手无寸铁”,到第一炉铁,再到“百种钢”,包钢不负众望。

    创新路上永不停歇

      炉膛火红,流淌出火与石激烈碰撞化成的炙热铁水。“当时就一个念头,工业化,强国梦!”葛桂林说,这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是当时包钢所有建设者的共同梦想。正是怀揣着这份对祖国强大的由衷期望,包钢几十年里创下多项“第一”:1971年7月,试轧出第一批245×10毫米无缝钢管,结束了我国不产大口径无缝钢管的历史;1976年、1984年,第一支每米60公斤钢轨和每米75公斤钢轨先后试轧成功,开创了我国生产此类钢轨的先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978年,包钢科技人员带着9项科研成果登上了全国科学大会的领奖台,博得“满堂彩”,包钢和旗下13个二级单位被同时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状。随后,包钢铁、钢产量双双突破百万吨大关,营业收入节节高。

      今天的包钢,开发的稀土高铁钢轨,支撑起京沪高铁时速468公里的“中国速度”;现代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覆盖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攻关、成果转化,稀土选矿、冶炼分离、金属产能产量全球第一,磁性、抛光材料产能居世界首位,每年供应全球4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产品,以国之重器顶起“中国底气”。

      2024年10月,包钢建成投产全球最大的稀土绿色冶炼分离升级改造项目,完成钢铁产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资源高效率回收和高质化利用实现技术突破;在白云鄂博铁矿落地全球首个基于5G网络大型运矿汽车无人驾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智慧矿山建设行业领先。无论是数字产业基础建设自主研发的智慧系统出海,抑或是成功应用于生产场景的AI机器人,包钢数智化工作已落地生根、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本报通讯员 李佳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