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以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作者:郭兆晖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8日 07版)

      【专家点评】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与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展现,更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仅让世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沿黄地区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与社会发展动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尤为关键的是,生态文化贯穿建设过程始终——在黄河流域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生态文化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精心保护与科学修复上,更深深植根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之中。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正是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生态文化资源,巧妙地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以旅游为媒介,向世人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激发全社会对黄河生态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沿黄各省区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是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这些地区在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同时,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沿黄各省区深入挖掘黄河生态文化内涵,通过创新开发,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生态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凭借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的优势,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生态游热度持续高涨……

      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生态文化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受损。这种短视行为不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损害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长期利益。此外,生态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还不够深入,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生态文化教育和传播体系尚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不高,限制了生态文化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进一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应坚持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并重,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形态,提升游客体验度;同时,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传播,提高公众参与度,共同守护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树立并强化生态保护的“红线”意识,是探索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新征程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我们在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确保旅游业的每一步前进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紧密相连。黄河,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必须将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让游客在领略黄河壮丽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深挖黄河流域独特的生态文化内涵,是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的关键所在。黄河流域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资源。我们应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的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此外,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创新生态文化传播方式,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让游客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黄河生态的奥秘,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共享,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沿黄各省区应紧密携手,通过区域联合活动与市场营销,共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让这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郭兆晖,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贾月洋、王冰雅、尚杰、杨珏、李建斌、王胜昔、宋喜群、冯帆 本报通讯员 陈元、商雅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