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赓续百年荣光 再谱蓝色华章

    ——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

    作者:冯文波 左伟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7日 07版)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摄影:赵奚赟)

        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摄影:刘邦华)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摄影:庄环嘉)

        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 (摄影:吴涛)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

      黄海之滨、汇泉湾畔,一所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高等学府迎来了百年诞辰。

      这是一所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的大学,依山望海,树木参天,宁静幽雅。

      这是一所以“崇尚学术,谋海济国”为价值追求的高等学府,浩海求索,勇攀高峰,屡书华章。

      一百年前,中国海洋大学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而后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

      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海洋大学从建校之初仅设工、商两科,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精神,“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求是、求博、求精、求新”的学风……铸就了中国海洋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回眸百年峥嵘岁月,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培育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谱写了一曲不懈奋斗、向海图强的蓝色华章。

    百年风雨 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2024年10月10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一场隆重的图书首发式正在举行。历时6年多编撰而成、近500万字的《中国海洋大学史》呈现在读者面前。翻开厚重的史册,中国海洋大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延承的鲜明红色基因、光荣革命传统和厚重爱国情怀跃然纸上。

      一百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始终牢记“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

      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的源头私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首任校长高恩洪在10月25日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希望新生“一洗各地不良之陋习,蔚成本校特有良好之校风,为全国青年之模范,为将来国家有用之长才是则”。

      从建校之初起,“爱国”的氛围始终弥漫在整个校园,深深根植于师生心中。

      1932年初,海鸥剧社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诞生,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上最悠久的社团之一,也是一个革命红剧团体,以宣传革命、唤醒劳苦大众、振兴中华为己任,被誉为“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剧社先后排演了《月亮升起》《工厂夜景》《饥饿线上》等表现底层人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和宣传抗日思想的剧目,“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极大鼓舞了青岛人民抗日救亡的斗志。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百年梧桐树下,一代海洋宗师赫崇本的雕像巍然屹立。

      1949年春,新中国成立在即,赫崇本毅然放弃了即将获得的海洋学博士学位和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冲破层层阻力,投身祖国怀抱,抵达青岛,开启了奉献我国海洋事业、立德树人的波澜壮阔岁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怎样把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的海洋科学尽快发展起来”是赫崇本苦苦思索的问题。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时,学校成立了海洋学系,赫崇本任系主任。聘请教师、编写教材、创建实验室……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赫先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拥有着非凡的远见卓识和开创精神。”年近九旬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侍茂崇激动地说,并对恩师的贡献如数家珍——

      参与制定了“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组织领导并参加了1958年至1960年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获得了系统而又准确的近海海洋环境要素资料,锻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海洋科考队伍;历时5年,推动设计建造了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联合地学界29名专家,建议国务院设立国家海洋局,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

      中国海洋大学拥有一支功勋卓著、全国高校独一无二的科考船队,见证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年6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思政课暨“东方红”系列科考实习船纪录片《行远东方红》发布仪式在海南三亚举行。纪录片呈现了横跨60年的三代“东方红”船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助推海洋科教事业发展的“国之重器”,载着中国科学家走向深海大洋,引领我国海洋科学调查由近岸到大洋、由浅海到深海的历史性跨越。

      百年来,一句“应国家需要”,凝聚着代代中国海大师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薪火相传。

      因“应国家需要”,1946年,学校创建了水产学科本科教育学科点——水产系,在2017年、2022年接连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因“应国家需要”,文圣常院士数十年如一日,浩海求索,他的研究成果被纳入1978年出版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中,打破了我国在建设港口的有关规范中长期依赖外国的局面;因“应国家需要”,冯士筰院士的足迹遍及环渤海的40多个县市,获取了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超浅海风暴潮理论,为国家防灾减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因“应国家需要”,陈宗镛教授及其合作者以及上百名测绘人员,历时10年,踏遍祖国万里海疆,经过联测和系统考证,统一了全国高程基准,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因“应国家需要”,学校牵头联合青岛多家涉海科研机构,历经10余年筹划建设,成立了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因“应国家需要”,刘惠荣教授巾帼不让须眉,奔赴南北极考察,在极地法律与政治领域不断开辟探索,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增强话语权贡献了智库力量……

      “一百年来,中国海洋大学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办学道路,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新百年,新征程,面对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机遇,学校唯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在蔚蓝大海中书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百年坚守 育人初心历久弥坚

      “养成硕学宏材”是中国海洋大学在创校之初就明确的办学目标之一。学校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涵养优良学风,赢得了“学在海大”的美誉。

      对于母校扎实的学风,1978级水产系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深有体会:“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补习英语,背单词,学专业课,买饭、做操,甚至上厕所都在背单词,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偶尔也有些体育活动,如足球、乒乓球、游泳等,但学习几乎占用了我们这一代90%的时间。”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海洋大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英才辈出,桃李芬芳。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海洋学博士孙孚、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薛长湖、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南沙“守礁王”李文波……截至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中涌现出以16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40%以上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以4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为代表的海洋管理骨干,他们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母校赢得了海洋人才“黄埔军校”的声誉。

      在办学实践中,中国海洋大学确立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和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创设“名家系列课程”、建设“驻校作家制度”,成立行远书院、未来海洋学院、崇本学院和海德学院,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制定《中国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4)》,推行“3+1+1+4”本硕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作贡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百年来,一大批名家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留下了一段段“大先生”启智润心、奖掖后学的教坛佳话。

      百年校庆之际,以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和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的生平事迹编排的话剧《文圣常》、拍摄的电影《逐浪之文圣常》先后在中国海洋大学演出、播放,在广大师生间引发强烈反响。文圣常被誉为中国海大人“精神的灯塔”,他心怀“国之大者”,耕海踏浪、崇德守朴的精神品格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

      愿为同学们成长做一颗铺路石的赫崇本教授,一生勇猛精进,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张正斌教授,以“我为祖国找石油”为毕生使命的李庆忠院士……教育家精神在中国海洋大学赓续传承,激励广大教师争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截至目前,学校引育61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全职两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9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青”人才71人。学校教师团队连续3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纪海大,谋海济国。

    百年求索 强国梦想矢志不渝

      在新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上先后激荡起藻、虾、贝、鱼、海珍品5次浪潮,每一次浪潮澎湃而起之时,中国海大人都是勇立潮头的弄潮儿。

      漫步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有一栋青藤缠绕、古朴厚重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其正门上方的“科学馆”3个大字苍劲有力。走进科学馆,映入眼帘的是实验胚胎学奠基人童第周先生、海藻学奠基人曾呈奎先生的铜像,连同化学馆前草坪上矗立着的海藻遗传学奠基人方宗熙先生的雕像,共同昭示着学校在海洋生物遗传学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

      20世纪50年代,应童第周邀请,方宗熙来青执教,开启了海藻遗传学研究的序幕。他发现和揭示了海带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并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理论与方法,先后培育出“海青一号”宽叶品种、“海青二号”长叶品种、“海青三号”厚叶品种等海带新品种,开启了我国海水养殖业良种化养殖的序幕。

      薪火相传,开枝散叶。海带、紫菜、龙须菜、扇贝、牡蛎、鱼类、对虾……如今,中国海洋大学已形成了一支以孕育水产新品种为己任的“梦之队”,奋力书写着谋海济国的新答卷。

      2024年6月12日,在青岛市政府、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领衔的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为学校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打赢“蓝色种业”翻身仗的又一创新阵地。

      “蓬莱红”“蓬莱红2号”“海大金贝”“獐子岛红”“海益丰12”“蓬莱红3号”“海益丰11”“蓬莱红4号”,包振民带领团队已经培育了8个扇贝新品种。曾经的海珍品,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2024年初,美国气象学会(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AMS)公布2024年度各大奖项及会士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荣获2024年度AMS海洋科学最高奖——Henry Stommel研究奖章,并被授予AMS会士,以表彰他长期以来在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海—气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以及发起“透明海洋”研究计划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透明海洋’就是要通过海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做到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吴立新说,“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能知道全球海洋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海洋的温度变化、水声通道的变化、鱼群的变化等,并能作出准确预测。”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一系列“从0到1”的突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自然》《科学》上发表物理海洋学科的研究论文13篇,超过同期的美国顶尖海洋研究所。过去的“跟跑者”已成为“并跑者”,并努力成为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气候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药物研发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历经40余年积淀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管华诗的梦想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20世纪80年代,他带领团队首创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步入21世纪,他带领团队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他领衔的成果“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荣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他主持编撰了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

      立足构建“科技—工程—产业”一体化平台,2013年,年逾古稀的管华诗开始二次“创业”,领衔创建了以“正德惟和,海济苍生”为核心理念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

      走进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新热潮。“注射用BG136”是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发的免疫抗肿瘤1类新药,它的基础研究始于2004年,2015年开始在研究院进行孵化,2022年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024年5月结束Ⅰ期临床试验。BG136有望成为中国海洋大学为世人贡献的又一款海洋创新药物,也将成为“蓝色药库”开发的一个重要突破。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春华秋实。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征途上,中国海洋大学勇担使命,逐梦前行。

      无论是麦康森院士团队构建的水产养殖动物精准营养数据库,还是宋微波院士团队主持构建的海洋纤毛虫DNA库;无论是李华军院士领衔的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屡获突破,还是董双林教授团队让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梦想成真;无论是薛长湖院士团队践行大食物观,联合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还是赵玮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构建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无论是王竹泉教授团队开展的“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企业债务问题研究,还是韩立民教授团队先后开展的“蓝色粮仓”“深蓝渔业”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赵昕教授团队为海洋灾害治理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还是学校海洋文化研究团队用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在助力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上不断前进。

      一百年来,代代中国海大人牢记“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报国强国为毕生的理想追求,逐梦蔚蓝,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百年新跨越,学校将继续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全面开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赓续百年荣光,再谱蓝色华章。

      (冯文波  左 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