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文学在闪耀》:一场涤荡心灵的文学之旅

    作者:杨洪涛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6日 15版)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文艺之声推出的广播节目《文学在闪耀》,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发展为线索,通过10位作家的10部小说,让听众深入感受文学的魅力,体悟文学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对人类未来的深邃展望,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文学在闪耀》以小说为切入口,串联起作家的个人成长历程与文学创作感悟。作品中穿插小说改编的影视、戏剧片段,以及评论家和观众的深入解读,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作家与作品的内在联系,阐释文学作品的历史内涵、时代意义和人文价值。在作家的选择上,《文学在闪耀》展现了节目制作团队的文化视野和文学素养。以王蒙、刘心武等为代表的10位作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作家的年龄结构、个性特点和生活地区各有不同,他们的代表作在题材、流派、风格和类型方面也各有千秋。但相同的是,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节目以这些内容为载体,回溯新中国成立75年的奋斗历程,可谓恰如其分。

      《文学在闪耀》邀请作家亲自讲述,从作品创作灵感的萌生讲起,开启一场场深情的文学告白。“人民艺术家”王蒙在创作成名作《青春万岁》时,以喷薄而出的青春力量高扬理想主义文学大旗。刘心武以京味小说《钟鼓楼》细腻地描述了胡同文化与市井人情,把京腔、京韵倾注在四合院的一方天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以苏北河流为起点,所以才有了《草房子》里充满童趣的水乡故事。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以茶文化为纽带,以历史为背景,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陈彦的《装台》铺陈人情世故和世间百态,表现人性的复杂与丰满。徐则臣的《北上》里,京杭大运河是流淌的历史,是家族的堤岸,也是命运的河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传承与变迁。刘慈欣回忆起他的科幻文学启蒙史,讲述了他从少年科幻迷到蜚声国际的科幻作家的成长过程,讲述了《三体》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讲述了科幻世界关于人类未来和宇宙的奇想。在谈到小说《推拿》时,毕飞宇回忆起他与盲人朋友交往的故事,以及他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共情力体恤关怀盲人群体的创作心得。乔叶在创作《宝水》时,关注人与土地的关系、农耕文明里的诗意栖居等话题。蒋胜男为听众揭秘《芈月传》的创作过程,用独特的视角阐述她对历史、人性的认知。总之,《文学在闪耀》让观众沿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感受中国人的奋斗历程,领略文学的无尽魅力。

      某种意义上讲,广播与文学是灵魂伴侣。文学是沉寂的语言,是诉诸文字的无声力量。广播是有声语言,是诉诸听觉的有声力量。文学的文字之美与有声语言的朗读之美融合在一起,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共情力和代入感。《文学在闪耀》充分发挥广播节目在讲述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时的媒介优势。播音员对小说情节、人物和叙事调性的把握熟稔自如,让无声的文字灵动起来,让小说里的故事、场景和人物鲜活起来。好的广播作品会产生视听联觉的艺术通感,《文学在闪耀》让听众借助广播节目里的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展开视觉想象。此外,听觉符号的抽象化、朦胧美和流动感能够产生独特的审美意境,这也是广播节目独特的魅力所在。如在节目中,播音员在播送《推拿》时,把盲人朋友的爱情故事讲述得生动而甜美;在介绍《草房子》时,仿佛带领人们走进了油麻地小学充满稚气和童真的青葱世界。《文学在闪耀》还恰如其分地把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入节目中,通过视频链接的方式,打通广播节目的视觉盲点,实现融媒体传播。

      综上,《文学在闪耀》是一档颇具创新意义的广播节目。文学的闪耀在于繁星点点,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灿若星河的文学瑰宝闪烁着的熠熠光辉。文学的闪耀在于洞若观火,在于一代又一代文学名家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感知,对中国故事的深入挖掘,对烟火人间的深情告白。总之,《文学在闪耀》是一场涤荡心灵、不容错过的文学之旅,给人留下了隽永记忆。

      (作者:杨洪涛,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视协视听节目传播委员会顾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