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改革方向。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应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理性推动工作,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打好“特色牌”,走稳“务实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这就要求各方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所需、自我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结合起来,确保高质量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符合实际的新质生产力。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的重点难点不尽相同,不同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重要的是找准比较优势、分类实施,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东中部省份创新能力强、要素条件优,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承担起全国新质生产力供给者这一责任。而像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需找准比较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清洁能源、文旅等资源禀赋优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可融入性强、绿色发展前景良好,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绿色发展。可不断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服务国家绿色发展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均衡央企绿色资源开发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利益分配,强化地方协同推进,保障产业发展要素,促进居民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就业,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推进共同富裕。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东中西部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利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发挥西部大开发、东西合作、对口支援等制度优势,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一盘棋。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中东部省份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中东部技术扩散转移,健全承接扩散机制,将全国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新质生产力扩散至西部,用以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是广大西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应坚持先立后破,通过不断发展和吸引新质生产力进场,赋能传统产业重塑竞争新优势,解决限制传统产业发展的难题。更加侧重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东中西部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交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发挥制度优势,通过援助和合作等机制,高效嫁接移植数字化建设运营模式和成熟技术系统,着力培育符合本地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化发展推动破解相关难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化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应健全体制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动力,统筹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合作和建设,增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环境等生产要素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措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持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科研机构专业化水平,鼓励东中西部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加大创新成果市场化力度,提升创新创造主动性、灵活性。深化“招才引智”工作,加快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形成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真正让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
(作者:陈朴 张丽丽,分别系西藏社科院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藏社科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