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刘江伟)纪念丁玲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12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和丁玲的家属共同追忆丁玲投身革命的感人事迹和深挚执着的人民情怀,分享她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对当下创作的启示。
丁玲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1936年11月,丁玲历尽艰辛奔赴陕北,成为首位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著名作家。她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贺桂梅指出,丁玲是一位创作经验丰富、文学成就突出的人民作家,也是一位与20世纪中国革命同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革命家和革命文艺的组织者领导者。近年来,中青年研究者中出现了一股“丁玲研究热”,因为丁玲的创作历程与生命轨迹,内在地契合今天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提供了一种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探寻更高精神境界的文学轨迹和思想路径。
《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表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旧时代,丁玲以笔为武器,为大写的“人”而呐喊,为承受磨难的人民鼓与呼。即使是古稀之年,她仍激情满怀,将余生投入文学事业中去,办杂志,做演讲,写文章。这是一个艺术家才有的执念,也是一个革命战士才有的情怀。
“丁玲1927年发表于《小说月报》上的处女作《梦珂》,到现在已经97年;1979年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晚年代表作《杜晚香》,到现在也已经整整45周年。经过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的岁月淘洗,丁玲的作品仍然活在当下读者的阅读中,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希望尽快出版一部以初刊本为底本、收录齐全、校注精良的《丁玲全集》,编选各种类型面向广大读者的选本,让丁玲的创作为更多人所了解。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丁玲同志的一生与中国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血脉相连,她用时代的要求校正创作的方向,贡献了一大批热情、深沉和隽永的文学力作。
座谈会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丁玲研究会、湖南省常德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