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岁月遗珍 文脉悠长

    ——观“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

    作者:本报记者 马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3日 10版)

        平遥古城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建筑风貌,反映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发展。梁生仁摄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构成,蕴含着厚重的闽南文化、海丝文化、海洋文化。陈起拓摄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嬴政的陵墓,是中国古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大型陵园。陵园内出土的珍贵文物构成了体量巨大、类型繁多的文化遗产景观。谭明摄

        “开平碉楼与村落”展现了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大胆融合,是对广东开平当地传统碉楼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张志旺摄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刘淑玲摄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人工建筑的两堤三岛为主,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西湖景观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不少地方以湖、堤造型,摹习西湖的和谐之美。张力摄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梅生摄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山顶上至今仍保留着14亿年前原始洪荒的地质奇观。翁辉远摄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邛崃山脉,是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周孟棋摄

        青海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独特的生态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提供了完整的栖息地。焦生福摄

      【文化撷英】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日前在北京隆重开幕。展览客观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59项世界遗产,用可观可感的摄影作品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用新颖独特的展陈形式再现中国世界遗产无与伦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风貌。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同沉睡的巨龙,静卧在岁月的长河之中,默默守护着民族的记忆与荣耀。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灵魂,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赋予我们深邃的思考。它们是时间的诗人,用石与土、木与瓦,书写着不朽的篇章。

      在这片文化的星空下,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璀璨的遗产,让它们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在心灵深处点燃不灭的火焰。这火焰告诉我们,每一代人都是文化的传递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继承,更是创造,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续写新的篇章。

      (本报记者 马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