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2024年7月下旬,我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代表团奔赴印度新德里,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6日上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大会审议,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精彩瞬间,内心澎湃不已。历经五年的申遗工作,曾遇到诸多挑战,最终圆满收官,我深感欣慰。
中国黄(渤)海湿地具有类型多样、区域广阔的特点,其生态系统典型而独特,候鸟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维系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200多种迁徙水鸟完成其生活史所不可或缺的繁殖地、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该湿地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遗鸥的最大越冬种群,以及东方白鹳和黑嘴鸥的最大繁殖种群。对于全球濒危物种大滨鹬而言,黄(渤)海湿地是其在世界上重要的中间停歇地。黑脸琵鹭、黑嘴鸥和黄嘴白鹭等受胁物种是黄海生态区的夏候鸟,完全依赖这里的海岸资源生存。对于全球繁殖种群总数量不足200对的勺嘴鹬和1000余只的小青脚鹬来说,黄(渤)海滨海滩涂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它们未来的命运。然而,由于黄(渤)海区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长期的围填海等开发活动,曾经致使大量天然滩涂湿地消失,严重威胁着迁徙候鸟的生态安全。正因如此,早在2012年,该区域的湿地保护就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世界自然遗产是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区域。为强化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滩涂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外来物种治理行动,并启动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工作。2019年7月,我国江苏盐城两处候鸟栖息地率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今年7月,我国黄(渤)海的另外五处候鸟栖息地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覆盖了我国五个省市的七个地块共十二个组成部分,在该遗产地生活的鸟类有400多种。通过黄(渤)海系列遗产地的建设,我国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将得到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这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亮点。
申遗成功仅仅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未来在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仍要持续努力。展望未来,我们应通过建立专业化的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开展迁徙候鸟的动态监测与科学研究、做好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持续进行遗产的科普宣教和传承利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张正旺,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 陈海波、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