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
1954年6月,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首印10万册,受到文学界广泛而热烈的欢迎。为了满足全国读者急切的阅读需要,《保卫延安》在短短几年时间,印数近100万册。1979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印行《保卫延安》,截至1991年,前后共印行200余万册,再加上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印行的,总发行量已经超过400万册。1999年起,《保卫延安》相继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中国当代小说藏本”“中国文库·文学类”等丛书。《保卫延安》还被翻译成俄、英、朝鲜、阿拉伯等多种文字,传播海外。
1982年,冯复加改编,侯德钊、赵建明绘画的连环画《保卫延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首版印数50万册;1984年,范成璋改编,雷德祖、雷似祖绘画的连环画《保卫延安》,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首版印数18万册;此外,甘肃人民出版社等也出版了同名连环画。2009年5月20日,由王元平、刘嘉军、王东升编剧,万盛华导演的电视剧《保卫延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首播,并在第四届CCTV电视剧群英会节目中获得2009年度最佳电视剧的殊荣。2019年,《保卫延安》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保卫延安》出版70年来,艺术生命持久不衰,成为书写人民解放战争的史诗性经典作品。
“我一定要把那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令人永生难忘的精神传达出来”
黄河之滨有古城,曰韩城。
杜鹏程(1921—1991)出生于陕西韩城县苏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时体验了忍饥挨饿的悲惨生活。1934年杜鹏程离家读书,也开始独自在社会上寻求活路。1938年,他和同学一起奔赴延安,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穷人的孩子,除了投奔延安参加革命,没有别的道路可走。”1942年杜鹏程上了延安大学,进行了从政治、经济、哲学到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较为系统的学习,知识素养和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毕业后,杜鹏程到陕甘宁边区被服厂当基层干部,这时候,他一边工作,一边有意识地观察人,做调查研究,并写些笔记材料。他为那些他所接触到的老红军老八路,几乎每个人都写了人物小传,这就为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也正是这个时候,杜鹏程内心萌发了终身从事文艺创作的念头。(参见周燕芬《杜鹏程:为伟大的文学事业燃烧的烈火》,2018年12月7日光明日报)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精兵强将,重点进攻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敌众我寡,形势严峻,毛泽东同志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这一年6月,杜鹏程从被服厂调入《边区群众报》所属的西北新闻社,下到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第十团二营六连,成为一名随军记者。杜鹏程跟随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走遍了西北的大部分地方,穿过沙漠、草原、戈壁,越过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和大小河川……他曾回忆说:“数年的生死与共的战争生活,使我爱上了部队,和广大干部战士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杜鹏程亲身经历并记录了伟大而壮烈的西北解放战争,1947年至1949年,他写下200多万字的《战争日记》。1998年1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杜鹏程的《战争日记》选编,介绍说:这是西北解放战争的“原声带”,不仅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也具有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
1949年年末,杜鹏程随军进入帕米尔高原上的小城喀什,战争的硝烟还未褪去,他便依据自己的《战争日记》,着手“草拟长篇报告文学的提纲”。杜鹏程与昏暗的小煤油灯相伴,夜以继日地写作,一捆捆材料堆放在军营斗室的地上,要想进去,便必须跳来蹦去地“翻山越岭”。1950年5月,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初稿基本写出来了。“桌子上堆了厚厚的一大摞,估计也有十几斤重”。老战友卢德义说:“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从独四旅西渡黄河、参加延安保卫战写起,一直写到我军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结束,按照时间顺序,把解放战争中所见所闻所感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详细地记叙了西北解放战争的整个过程。全都是真人真事,我感到特别真实亲切,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边江编著《英雄记者杜鹏程·我与杜鹏程的战友深情》)
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杜鹏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虽说也有闪光发亮的片段,但它远不能满足我内心愿望。又何况从整体来看,它又显得冗长、杂乱而枯燥”,“我,焦灼不安,苦苦思索,终于下了决心,要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搞;一定要写出一部对得起死者和生者的艺术作品”。“这一场战争,太伟大太壮烈了。随便写一点东西来记述它,我觉得对不起烈士和战争中流血流汗的人们。”杜鹏程决定放弃原计划而开始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产生了要将西北战场这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诉诸笔端、昭示后人的强烈的艺术冲动:
难道这些积压在我心里的东西,不说出来,我能过得去吗……也许写不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但是,我一定要把那忠诚质朴、视死如归的人民战士的令人永生难忘的精神传达出来,使同时代的和后来者永远怀念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做人的楷模,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也是我内心波涛汹涌般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杜鹏程《〈保卫延安〉的写作及其它——重印后记》)
边陲小城喀什刚刚解放,物质相当匮乏,就是写作必不可少的纸张也非常缺少,杜鹏程根本没有稿纸,“一些用过的废纸”“甚至有些还是老百姓用来糊窗户的麻纸”,“便是《保卫延安》最初的写作用纸”(张文彬《杜鹏程的生活与创作》)。然而,这还不是杜鹏程面临的最大困难。
要把一部超长篇报告文学改写成长篇小说,对杜鹏程而言,是一场极其艰苦且漫长的艺术“战役”。杜鹏程就这样十分艰难地进入了长篇小说的写作:
写着,写着,有多少次,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便不断地反悔着,埋怨自己不自量力。可是想起了中国人民苦难的过去;想起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想起了那些死去和活着的战友,抚摸烈士的遗物,便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力量,又鼓起勇气来……钢笔把手指磨起硬茧,眼珠上布满血丝,饿了啃一口冷馒头,累了头上敷上块湿毛巾……写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时,笔跟不上手,手跟不上心,热血冲击胸膛,眼泪滴落在稿纸上……这样,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把六十多万字变成十七万字,又把十七万字变成四十万字,再把四十万字变为三十多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百次……那些被我涂抹过的稿纸,可以拉一马车。
(杜鹏程《〈保卫延安〉的写作及其它——重印后记》)
1953年春,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通过中宣部将杜鹏程从新华社新疆分社借调出来,到北京住了一年,集中精力修改,其间还把书稿送给彭德怀同志征求意见。1954年1月号《解放军文艺》率先刊载了小说第六章“沙家店”,紧接着,又在当年2月号上刊载了小说第二章“蟠龙镇”;与此同时,《人民文学》2月号刊载了小说第五章“长城线上”。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
1954年6月,《保卫延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小说显示出杜鹏程非凡的长篇小说艺术才华,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优秀军事文学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好像是用巨斧砍削出来的,粗犷而雄壮”
《保卫延安》全面地描绘了193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通过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发生的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突围战、沙家店歼灭战和九里山阻击战等几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保卫延安》直接写到有名有姓的人物50余人,没有出场、间接描写的人物60余人。在这些人物中,杜鹏程着笔较多的有20余人,尤其是全力塑造出彭总的光辉形象,以及周大勇、李诚、王老虎、孙全厚、李振德等革命英雄人物形象。
杜鹏程不仅写出了彭总的军事智慧和大将风度,而且也塑造了他作为从劳动人民之中走出来的军人形象,表现出其质朴的人格魅力。生动精准的细节描写,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格外深刻鲜明,小说有一个场景写彭总“凝视着墙上的地图,用右手把左手拳着的指头,一个一个地扳起来,又一个一个地压倒,计算着,思索着”。这个人物动作细节,把彭总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纤细入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冯雪峰所言:“关于彭德怀将军的这一幅虽然还不够充分,然而已经传达了人物的真实精神的生动的肖像画,是我们文学上一个重要的成就。”(《论〈保卫延安〉》)彭总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保卫延安》备受人们关注的原因之一。
周大勇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他身上,体现出革命英雄所具有的高尚、正义、勇敢、坚定、无私奉献等精神,是进步的社会力量和阶级力量的代表。杜鹏程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首先把他当作劳动人民中的一分子来看待,把他置于时代洪流和广大民众、战士之中,他的爱恨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时代和民众。另一方面,小说充分表现了这个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令人信服地将这个出身贫寒、思想简单透明的农家子弟,在革命的大熔炉里经受锻炼和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个勇猛顽强的战斗英雄和出色的指挥员的过程鲜明呈现出来。周大勇的性格质朴可爱,他自觉地把个人的生命融于民族、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宏大的人生目标使他具备了足以战胜敌人,也足以战胜自己的强大精神力量。
李诚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委员。难能可贵的是,杜鹏程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政治思想的“传声筒”,除了具有干练、坚定等军人特质外,李诚的性格开朗幽默,是一位非常机智和具有亲和力的政治工作者,在部队里深受战士们的喜爱。他谙熟将士们的心理和激励他们的方法,能将精神激励转化为战胜强敌的巨大力量。这是军人形象画廊里一位个性鲜明的英雄。
王老虎和孙全厚也是作品中各有特色的英雄形象,王老虎“静若处子,动如猛虎”,平时的温和敦实和战时的勇猛机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小说第五章第五节用大段的文字,描写战场上厮杀的王老虎,可谓虎虎生威,所向无敌。他在战场上的神奇表现,让人想到了古典小说中的传奇英雄人物,这种用行动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应该说是作家深受传统文学熏陶的表现。孙全厚则代表了无数平凡质朴、无私奉献的军人,他“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的人生和品德,体现着普通民众抗争苦难命运的不屈精神和隐忍、不怕牺牲的民族性格。
李振德是一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边区人民英雄,他积极支前,和大家一起,把来自山西翻身农民、用于接济解放军的粮食,从黄河沿上用毛驴驮到队伍中。见到周大勇时,他“把缠在腰里的包袱解下来”,取出“满满妈”被敌人杀害前特地给周大勇做的鞋,说:“给,大勇,拿去作个纪念!”反映出边区人民与解放军血肉情深,边区人民也是解放战争的坚强后盾。
在《保卫延安》中,杜鹏程从敌我两个方面来写延安保卫战,写敌方,他不采用漫画笔触,而是真实地写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董钊、刘戡等人狂妄自大的临战状态。他笔下的敌三十六师师长钟松是这般模样:“坐在行军床上,带着吃饱喝足以后的懒散劲,脸色是沉着而得意的。”其刚愎自用跃然于纸上。
《保卫延安》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一,在敌我双方的激烈战斗中刻画英雄人物,全书充满着一种热烈、紧张的气氛,借以推进作品达到激动人心的高潮,而且一下子便把人物的性格、心灵和精神状态强烈而突出地显现出来。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发展逻辑,正如杜鹏程所说,“写作中,我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有其本身的规律,并不是你能随意支配它,而是它强有力地支配着你。如果违反这些规律,你会找来一大堆麻烦,你会写出连你自己也不愿多看两遍的章节。”(《我与文学·创作生活片段》)其二,善于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情节氛围。比如对延安战前春夏交接风物的描写(第一章第三节),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再如,描写周大勇认为王老虎牺牲了,此时“风徐徐地刮着,天空飘着一块块的黑云彩”(第五章第六节),此情此景,真切地表现出周大勇无比悲愤的心情。其三,文字充满汹涌澎湃的悲壮之情,有崇高之美。尤其是写到马全有、宁二子、梁志清,被敌人逼到绝崖边,宁死不屈,跳崖壮烈牺牲的情节时(第七章第六节),慷慨悲壮,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对全国广大读者起了非常深刻的鼓舞教育作用”
《保卫延安》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周恩来总理对这部以战争实感见长的小说,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们部队打仗就是这样,彭总这个人也就是这样。”(杜鹏程《〈保卫延安〉创作的一些情况》)
1954年7月,著名文艺评论家冯雪峰在《文艺报》连续发表长达2万余字的评论文章《论〈保卫延安〉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文中认为:“这部作品,大家将都会承认,是够得上称为它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的”,“它的英雄史诗的基础是已经确定的了”。正是这篇文章,使《保卫延安》获得了“史诗”的赞誉。
1960年7月22日开幕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现代文学巨匠、时任文化部部长茅盾在其所作的报告中,对杜鹏程的创作给予极大的称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好像是用巨斧砍削出来的,粗犷而雄壮;他把人物放在矛盾的尖端,构成了紧张热烈的气氛,笔力颇为挺拔。”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作品,而历史选择往往通过传播来实现,关键的因素是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社会广泛阅读的需要。《保卫延安》出版的不同版本,呈现了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的传播与修改中不断被经典化的过程。
1954年6月,《保卫延安》由“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为浅军绿色,除书名、作者、出版社外,还印有“解放军文艺丛书”字样,以及一幅两位持枪士兵背靠背坐着捧书阅读的封面画。书的内容前边附有《陕甘宁边区简图》,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延安保卫战发生的地理坐标和敌我态势。小说的正文全部采用繁体竖排排版,小32开本,共计608页,约34.7万字。扉页注明该版本为“一九五四年·北京”版,背面印有“内容说明”:
1947年3月初,蒋介石匪帮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
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内容说明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保卫延安》的主要故事情节,并给予高度评价。
1956年1月,杜鹏程对1954年版《保卫延安》进行过一次比较大的改动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2个版本。重新设计了封面,封面的左上方印有延安宝塔山和一面鲜艳的红旗图画,书脊为淡绿色的装饰花纹,大方而庄重。此版沿用了初版的内容说明,为大32开本,书前的《陕甘宁边区简图》被删掉了。全书共504页,约36.8万字,仍采用繁体竖排印刷,但总字数比1954年版多出2万多字,而内文的修订却远不止2万字。这个版本直到1958年3月还继续出版,序次是第16次印刷。
1958年,杜鹏程继续在1956年版《保卫延安》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修订,推出了这部小说的第3个版本,于当年12月出版,布面精装,封面正上方,仍然是1956年版的图画,大32开本,共469页,约33.1万字。
同时,1954年版和1956年版的内容说明,在此版中换成了署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写于1958年10月的出版说明。出版说明引用了周扬同志1956年2月间,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评价这部小说的话:“主人公们经受了革命的最严峻的考验,但这部小说里没有流露一点个人感伤的情调,也没有表现那种一切都一帆风顺的廉价的‘乐观’。”并进一步阐述了《保卫延安》的艺术价值:“由于表现了这种高贵的精神和创造了怀抱这种精神的英雄形象,这部作品就具有了反映这次伟大战争的史诗的意义。小说对全国广大读者起了非常深刻的鼓舞教育作用。”
该说明从《保卫延安》的历史背景、叙述者、主要人物、读者等方面进行介绍,在阐述小说艺术本质规律上深刻而有理论见地。
1958年版《保卫延安》的明显特征,是采用了简体横排排版。这是因为,从1956年1月1日起全国报刊开始试行简体横排排版,其他印刷品也紧随其后分批推行——这或许也是杜鹏程和出版社在短时间内又推出1958年版《保卫延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1954年6月至1959年4月,《保卫延安》印数达“近百万册”(1979年版《保卫延安·重印后记》),这在我国当代出版史上非常少见。这一现象,既说明了《保卫延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说明了优秀文学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979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杜鹏程第3次修订的《保卫延安》,简体横排版,32开本,字数约36万,共计525页,保留了1954年版、1956年版中的“内容说明”,增添了朱育莲绘制的《陕甘宁边区图》。卷首以冯雪峰的《论〈保卫延安〉》一文为该书代序。卷后附有杜鹏程1958年9月写于西安的“后记”,以及他为该书此次出版写的《重印后记》,回忆了《保卫延安》的写作与出版经过。
1954年、1956年、1958年和1979年,这4个版本,是杜鹏程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重要的版本。至于《保卫延安》其他众多流行的版本,或是这4个版本的重印本,或是其改编本。2023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把《保卫延安》列入推出的“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色经典初版经典复刻版之一出版。
《保卫延安》已经诞生70周年,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及其他出版社仍然在继续出版该书,加之各种形式的改编版本与影视传播,充分证明了其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强大的思想价值,成为书写人民解放战争的史诗性经典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与欢迎。
韩城多山,而以象山为胜。
象山之巅,披衣而立手执书卷的杜鹏程塑像凝思远眺。杜鹏程的墓后,以《保卫延安》为主题的浮雕墙,如他的笔力一样粗犷雄壮,坚韧挺拔……
著名作家王汶石重读《保卫延安》,心潮澎湃,于1988年元旦,挥笔写诗赠给杜鹏程,道出了自己和几代读者的共同心声:
战斗一生复何求?
铁马金戈笔底收。
一代元戎雄影健,
三军甲士凯歌遒。
纸罄洛阳书百万,
文穷华夏易春秋。
纵使历路尽荆棘,
千秋百载也风流。
当代著名作家路遥说,在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中,杜鹏程是少数敢踏入“无人区”的勇士,“并敢在文学的荒原上树起自己标帜的人物”(路遥《追悼杜鹏程》)。杜鹏程敢为人先,直面时代、直面生活、直面宏伟壮烈的革命战争的文学勇气,坚持精雕细刻的创作态度和努力探索的精神,追求诗情与哲理交融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力地昭示我们,在新时代贡献出更多精品力作,奋勇攀登文学高峰。
(作者:柏峰,系陕西省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保卫延安》内容选摘见今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