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栖居山水天地间

    作者:孙千昂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10日 11版)

        《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

        方晓风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光明书话】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古人寄情天地、托物言志的重要艺术实践。通过打造园林空间,实现于山水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今天的我们如何体验传统的园林意趣?又如何将自然野趣中的体悟融入现代生活,诠释新的园林篇章?方晓风新著《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或许是一扇轻推而入的门,该书以叙事之思,逆向还原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策略,为解读经典园林空间,再塑当代山水精神,勾画了一条别致的路径。

    传统园林中的山水观念

      园林,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深谈。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由无数有识之士与精工巧匠共同书写的漫长故事,以有形的楼台山石刻画出山水意趣,反映着中国人超脱的自然观。作为打造山水意境的初始蓝图,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早在魏晋时期,隐逸山林即成为名士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选择,于皴擦晕染间勾勒出“士”的品格。后有北宋画家李成,独追求纯粹的山水画境,练就笔锋的洒脱与清疏。又如郭熙倾尽一生写下《林泉高致》,提出“三远”之说,力求心与物游而取象会意,“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

      但园林又不同于绘画。造园者于高低错落中将多个景观赋予一个有限的场地,打造出多个动态的感受路径,引赏园人展开想象,与园中景致相互启迪,既私密又可畅游其中。因此,要理解传统造园艺术便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作山水画的立体呈现,园林不是静态的画面表达,而是不断生长的有形的观念,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天人合一”、海纳百川的精神追求。

      方晓风教授新作题曰“楼山和鸣的空间叙事艺术——中国传统造园新诠”,即通过对传统文学、绘画与园林艺术中的叙事结构进行梳理和对比,将“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而非套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传统艺术。书中强调“情”“境”相融的“环境审美”意识,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观念与比德思想,发展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空间叙事理论,投射于现代园林设计案例。

      该书行文流畅自然,且辅以大量图片解析,可读性强。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其内容丰富,论证严谨,将“叙事”作为塑造空间的方法工具,提出“对偶美学”“以楼代山”的解读思路;作为园林通识读物,又以“叙事”作为联动古今的线索,搭建传统与现代空间营造的双向链接。

    跨越时空的山水之美

      “造园”即是“造境”。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自然是产生交流而非改造的对象,交流的终极目的是观照自己的心。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比德于山水”。

      在对空间叙事理论的验证中,本书对留园西园山池景区“闻木樨香轩”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此处景观植被丛生、山路蜿蜒、怪石嶙峋与池北山顶遥望,其名源自苏州当代书法家郑定忠书额,取“闻桂香而悟禅道”之意。寓意生命之道如花香悠然,无处不在,自然永恒。笔者曾多次到访留园,不仅感慨一代名园几经易主的历史变迁,更赞叹其自入园起含蓄内敛、移步换景的精妙设计。不同空间内安插寓意丰富的植物,尤其是借景与造境的表现十分精彩。园中太湖石与水面的组合先是完整了空间内的山水元素,又利用太湖石“皱瘦漏透”之美,使嶙峋多孔的石身映射在水面,于中秋夜可见天上月、水中月,虚实相映成景。再登“闻木樨香轩”,与古树比肩,香气幽微却不知从何方来。今细读此书,笔者于园中的审美体验得到了有序的梳理和印证,别有一番新体会。

      谈到审美体验,中国传统审美图式对“中正”之气十分看重。“中正”的调和使事物能够以朴素的方式存在,由此演化出“对偶美学”的概念。其内涵并非生硬的对称关系,而是暗含事物具有两面性,并存在从一面向另一面变化的“势”,使得事物能够在差异与交融中营造“气韵生动”之感。

      书中将耦园作为展现空间“对偶”的标志性园林进行解析。在“一宅两园”的格局中,东园的建筑群山环绕、水面开阔,西园假山低矮却设有一井,山水关系中分别相对又互相联系,一方面展现了园主沈秉成的个人情志,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偶美学的审美观念是如此深嵌在文人造物与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依然能够通过游园不断发现其中的奥妙,造园者与游园者也由此展开跨越时空的互动,使一处园林走出了时间的束缚。

      然而无论是文学、绘画乃至园林,其叙事之外对自然之“道”的无限追求方是中国传统“山水精神”的底色。随着晚清时期造园活动的普遍化,造园技艺的提升,从人工筑土累造大山,追求“有若自然”,到“叠造小山”以求再现大山之势,再到“裁山剪水”、收放自如的形式,逐渐形成“以楼代山”或“楼山结合”的表现手法。投放至园林中,“山”以“楼”为有形物,超越了“程式化”的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演进中完成了意象的转身。作者以一个疏离的视角将多个同时期园林统一在“以楼代山”的想象图景中,使得晚晴造园技巧得到了系统注解。

    山水精神的现代写意

      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叙事理论的当代实践,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冯纪忠先生设计的上海松江方塔园何陋轩。实际上方塔园和何陋轩是需要分开来看的。宋代古塔作为方塔园的中心,向外发展出塔园、广场、院子,并使元素之间互相连续成灵活空间,书中形容其空间秩序“有旷、奥区别,兼具收、放效果”。何陋轩则背山面水,与宋塔并不能相见,却在气质上相映成彰。何陋轩建于池塘边,利用地势打造出错落的“山”的气韵,屋顶造型自然垂下,远观颇有古意,而细节处十分考究,犹如一个庇护之地,在光线变化中给人宁静、空寂之感,巧妙回应了“何陋之有?”。整体的空间设计合理运用了当时的建造工艺而弱化精巧复杂的材质表现,体现出冯先生利用空间设计展示中国文化的成熟境界。

      再如位于清华园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是2007年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之际,由清华大学筹划复刻的纪念性空间,设计工作主要由方晓风教授负责。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碑位于昆明。复刻西南联大纪念碑于清华园内,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更是通过一个纪念性空间的塑造,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存亡之际表现出的气节与坚守。因此,在保留原碑纪念形式的基础上,区别于传统纪念性空间展现肃穆与庄严的对称布局,通过巧借原有地形,由东向西,从起伏到平缓,使纪念碑主朝向为昆明原碑所在的西南方向。以碑体为核心的三个放射性空间场地采用了不同的铺装材料来象征北大、清华与南开三所大学的性格,以折线突出知识分子“直”的气节。同时将缓坡化为硬面台地层层错落,突出“硬”的质感来隐喻西南联大师生迁移过程的艰辛经历。另外,空间内配以松、竹、梅、桃、李、杨树等具有中式美好寓意的植物来比喻知识分子的风骨。复刻此纪念碑的意义更在于以纪念先烈的求知、求真精神为叙事缘起,利用空间设计使西南联大精神扎根现代校园,启迪后人智慧心性。

      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清华大学近春园附近的续园景观改造等设计案例,进一步展示了如何通过空间叙事的策略打破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隔阂,虚实交融中增强现代园林的故事性和可游性。

      童寯先生曾言:“中国园林是一座诳人的花园,一处真实的梦境,一个小的假想世界”。无论是游园怀古,或舒畅心神,园林首先是一方乐园,带给我们惬意的闲暇,嬉戏的场所,也提供了暂离现实生活的契机。“山水精神”从来都属于每一个认真体会生命律动的人,中国园林艺术所追求的品格也于潜移默化中使我们更加珍惜自然万物,从容、自信地面对外部世界,栖居山水天地间。

      (作者:孙千昂,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